礼誉生态农业——精选贵州好味道!
贵州省处于多种气候交汇的过渡性地带,光、热、水丰富,雨热同季,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可生产从南亚热带到温带的各类优质水果,是西南地区果树资源核心区。因昼夜温差大,水土气污染和农业投入品少,自然隔离条件好,生产的李子具有生态特色、品质上乘。
蜂糖李的发展有目共睹,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许多现实问题亟需解决。
1.管理粗放,商品化程度不高,配套建设不足
贵州蜂糖李生产大部分管理粗放,商品率低,远未达到精品水果发展的要求:果园缺少系统的管理,农户缺乏果园综合管理知识和技能,果园面积不小,但果品品质不高。商品化种植程度低,未当成产业来发展。
2.李园规划无序、毁林开荒种果现象影响生态平衡
贵州山多地少,能够种植蜂糖李的土地有限,毁坏天然林开荒种果的现象时有出现。当地气候为北盘江低热河谷气候,降雨相对较少又极不均衡,造林不易,生态很脆弱。毁林种果必然导致严重的生态隐患,极不利于贵州经济果林的可持续发展。
3.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拒自然灾害能力差
集中体现在水利设施不全,机耕道配置不完善,产销链衔接不畅,无产地批发市场配套工程,设施栽培面积少,产后加工能力不足,冷链建设滞后。导致李子销售旺季占道经营、沿路摆摊设点等弊端现象严重,一是阻碍交通,二是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4.果苗市场非常混乱,果苗质量得不到保障
一是母本源的问题,当地苗木市场非常混乱,缺乏母本源 ; 二是退化问题,长期一代、二代、三代嫁接 , 甚至到四代、五代嫁接,造成品种退化,品质下降;如果没有统一的产品标准,良莠不齐的产品最终会砸了蜂糖李的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