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朱莉与茱莉亚》这部电影的朋友,一定不会忘记大名鼎鼎的厨神——茱莉亚·查尔德。
她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却以制作顶尖的法国料理闻名于世,出版过大量的食谱书,多次上镜电视节目,被世界各地的餐厅主厨、家庭厨师、美食爱好者奉为导师,甚至将她的菜谱视为至高无上的教科书、传家宝。
可是你知道,她是怎么一步步成为家喻户晓的厨神的吗?
茱莉亚,在史密斯学院就读书期间,她主修历史,但是却一直梦想成为一名作家。
毕业后,为了心中的理想,她迁往纽约,在一家家具行的广告部做文案,不断刻意练习写作。
可是,很快她就发现她一点儿也不喜欢自己的工作。
不久,随着二战爆发,茱莉亚最后选择加入了美国战略情报局。工作不久之后,凭借着聪慧机敏和写作才华,他很快引起了高层领导的关注,不就她便成为情报局局长威廉姆·约瑟夫·多诺万身边的研究员,工作中获得极大的成功。
1948年,定居法国的茱莉亚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有一天,她在里昂的餐馆里享用了一顿美味大餐——肥美多汁的带壳牡蛎,外脆里嫩的油煎鳎目鱼,新鲜爽脆的蔬菜色拉和一瓶入口丝滑的波里府水白葡萄酒。
“就是这顿精彩至极的饭菜,让我突然之间开了窍”,她后来说,随后,她开始去巴黎的蓝带烹饪学校学习厨艺,而后又向数位法国顶尖主厨拜师学艺。
再后来,她遇见两位正在编写美食书籍的法国女郎,她欣然加入她们的队伍并且将这本书打造得更加符合美国读者的胃口。
最后,这本于法国食谱书于1961年出版。令人惊喜得是,这本厚达734页的《掌握法国料理的烹饪艺术》立即成为美食界的畅销书。
茱莉亚,很快成为美食界的成功人士。
20世纪60年代,在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定居的茱莉亚,受邀在一家公共电视台亮相,向观众们示范如何做一道煎蛋卷。
从此以后,她便爱上了出镜,而观众们也报以同样的热情。
很快,茱莉亚自主创作,推出了30分钟的美食节目——《法国大厨》,年逾五十的茱莉亚,受到了观众的疯狂喜爱,茱莉亚从此大获成功。
也许你会觉得茱莉亚的成功,有点像时势造英雄,可事实真得如此吗?
我们不妨来思考:世上热爱美食的人多如牛毛,喜欢写作的人也车载斗量,可是有多少人既能烧得一手好菜,又写得一手好文章呢?相信不会太多。
在大量的美食专家中,由于茱莉亚具有良好的写作技能,因而体现了差异化,很快脱颖而出。
在大量拥有良好表演技能的主持人中,由于茱莉亚具有良好的厨师技能,因而体现了差异化,很快美食节目中异军突起。
差异化竞争,让茱莉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妇人皆知的顶级厨神。
到底何谓差异化竞争呢?差异化竞争实质多维度竞争,也就是说,一个维度之外,能有另外多个不同的维度参与竞争,这就体现了自己的与众不同。因此,差异化竞争,需要不断跨界学习,打造多维度竞争力。
从数学的维度上来讲,差异化竞争,可以形象的理解为线、面、体的竞争:
一维竞争,是线上的竞争,比得是长度。
二维竞争,是面上的竞争,比得是面积。
三维竞争,是体上的竞争,比得是体积。
举一个实际的例子,假如一个人,懂一点科技,大概有70分的水平,又懂一些金融,大概有60分的水平,则在特定应用场景下,此人的综合竞争力达到4200分,,已经远远胜过70分或者60分的水平,唯一需要做的是需要不断的去寻找适合自己的特定场景,因此,多维度的竞争,显然更加竞争力。
过去,我们常常听到:“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就要在行业中做到最好,不能三心二意。可是现在时代变了,可能你在一个岗位上还没干几年,这个职业就没了。你怎么办呢?
在《巨人的工具》这本书中,作者亚当斯给年轻人的建议是,你要想取得卓越的成就,有两种方法:
一是把某项技能做到最好,成为该领域的顶尖高手,这是在一维上竞争;
二是学习两项技能,让这两项技能都达到各自领域前25%的水平,然后再将这两项技能结合起来去做一件事,也能取得了不起的成就,这是在二维上竞争。
这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另外一条实现取得成功的途径:多维竞争,差异化竞争。
有人可能会觉得很疑惑,这是不是有悖常识啊?
其实,多维和专注其实并不矛盾,不同的专业能力不是并行增长的,而是在一个领域上的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往往很难再往上提升。此时,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拓展其他维度的能力,实现差异化竞争。
这也是很多牛人,干啥啥都牛逼的原因。比如特斯拉的老板埃隆·马斯克,不仅电动汽车做得好,SpaceX也很成功,之前还做过PayPal等很多著名的产品。
差异化竞争,让我们在生活中,能体现出特色,在特定场景下,实现综合比拼,提现竞争优势。
更重要的是,成功往往需要几种能力相互结合在一起,需要综合多方面能力展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