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人偶然得了一把珍贵的紫砂壶,喜欢的连睡觉也要放在床头。不曾想睡着时一个翻身,紫砂壶的盖子被打翻在地。他既心疼又烦恼,无盖的茶壶有什么用呢?便一把将茶壶扔出了窗外。
次日起床看到盖子完好无损地掉在棉鞋上,他欲哭无泪,想把被扔的茶壶,气的把盖子摔得粉碎。出门时,却看见茶壶好好地挂在树枝上。
你看,所有的坏情绪,最后买单的都是自己。
成功学大师奥里森.马登说:“任何时候,一个人都不应该做自己情绪的奴隶,不应该使一切行动都受限于自己的情绪,而应该反过来控制情绪。无论情况多么糟糕,你应该努力去支配你的环境,把自己从黑暗中拯救出来。”
成年人最大的清醒,莫过于明白:喜而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
01喜时不诺,是成熟
苟子云:“喜不过予。”意思是告诫,我们不要高兴了就给别人特别的奖励。而生活中,一时高兴就轻易许诺他人的例子比比皆是。看到网友@时光知味的分享:一次氛围很好的家庭聚会上,大家想聊甚欢。
席间,听闻叔叔家正在想办法把女儿送到当地一所比较好的学校,却苦于找不到熟人。网友放桌上一时高兴,也为了在家人面前赢得好感,便说自己有个表哥刚好在这个学校负责招生工作。叔叔一听乐开了花,希望她能帮忙解决此事。
网友心想,这件事于表哥应该不难,便毫不犹豫地应承了下来。
然而,事情的进展却让她始料未及,因她长期在外工作,与表哥互动少,关系并不亲厚。当表哥在电话中得知她的目的后,立马表示自己在上课,招生也帮不上忙,便匆匆挂了电话。因为事情没有办好,叔叔一家嘴上没有说什么,但态度明显疏远了很多,网友为此懊恼不已。
可能我们也有过类似的经历,高兴的时候,难免头脑发热,对事情无法进行合理分析,也很难考虑到那些潜在的不可控因素。答应了别人却没有做到,会让人觉得很不靠谱,自身尴尬不说,人际交际也很难维持。北宋名人司马光说:“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
一个成熟的人,不会在情绪波动时胡乱做决定。而是懂得权衡各方面因素,面对他人的请求不会轻易许诺,一旦待遇便会信守承诺。
所有行事有度的成年人,无非是懂得三心而后行。
02怒时不争,是格局
晚清名臣张之洞有告诫自己的名言:“平生有三不争:一不与人俗争利,二不与文人争名,三不与无谓人争”他解释:无谓人熙熙攘攘,不过是过客,与之争气是自己愚蠢,怨不得别人。虽然张之洞在事业上风生水起,但长相不佳,个子很矮,也有两名因身材短小而出名的下属。
有个商人对他很不满,为了嘲讽他,便请画家画了一幅名为“三矮奇闻”的水彩画。商人将这幅画在武昌展出后,一时轰动全城,人们都在沸沸扬扬地议论此事。张之洞身为封疆大吏,商人竟以特点讽刺他,换作平常百姓也会按耐不住怒火。
下属们十分愤怒,请求处置这个商人。张之洞听闻此事,先是一愣,平息一下后淡然一笑。他命僚杀属买下这幅画,并说:“这种可笑的事情,实在不值得我花心思去处理呀,就这样算了吧,你们休要追究。”林语堂曾写道:“不争,乃大争。不争,则天下人与之不争。”
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对万物的看法不一,你若是对的,没必要去争;你若是错的,没资格去争。
更何况面对一个发怒的人,通常这个时候他的智商为0,如果与之较真,后果无法预判。曾听到赵平玉教授,在百家论坛中提出“幸福让”的理论。即:谁幸福谁让路。意思是说,当发生争执时,“更幸福”的那个应该先让,应该更幸福的一方会因此失去更多。他还解释了,为什么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成熟睿智的人,都不想因为一件小事和别人起争执?
因为他们的内心幸福感满满,更容易做出“幸福让”。真正有格局的人都懂得求同存异,接纳不同的声音。更懂得遇到烂人烂事,低头不是认怂,不争不是苟同。
成熟的人心中有天地,明白什么最重要,不做所谓的消耗。
03哀时不语,是智慧
亚当.斯密曾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真正可以对另一个人的伤痛感同身受。你万箭穿心,你痛不欲生,也仅仅是你一个人的事。”《奇葩说》有一期辩题是:成年人的崩溃,应不应该藏起来?辩手傅首尔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有一次,她心情不好,想找人倾诉。
她给闺蜜范湉湉发微信:“我崩溃了,怎么办?”范湉湉劝她,养生啊,我们这个年纪的女人就该多睡少吃。她一听,完全跟自己相反,反之更崩溃了。他又给李诞发消息,李诞回了一句:“真的吗?哈哈哈哈哈哈哈…”最后她总结道:
人生的悲欢并不相通,成年人的崩溃不需要观众。
主持人白岩松就说过一句很扎心的话:“一个人的一生总会遇到这样的时候,你的内心已经兵荒马乱翻天地覆了,可是在别人看来你只是比平时沉默了一点,没人会觉得奇怪。这种战争,注定单枪匹马。”
人都有心情低谷,想要倾诉,寻求理解的时候。也会有人在低谷,渴望他人帮助的时刻。可是这世间,哪有那么多的感同身受?冷暖自知才是常态。半生已过,渐渐明白,成年人的生活,日子都不能挑着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劫要渡,每个人的烦恼总归是自己的烦恼,伤疤再痛也不能逢人就说。
人呐,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能拉出你走出低谷的,永远只有你自己。知乎上,曾有人问:“你是如何走出人生阴霾的?”其中一个高赞回答是:多走几步。
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懂得,与其在低谷时怨天尤人,不如奋力前行。
作家狄更斯说:“情绪心态之健全,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
与其花心思去追求人生的智慧,不如掌控自己的情绪,赢可控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