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感受夜的宁静了!
细想一下,竟然很久没有看日出,也很久没有看日落了。
谢先生躺在床上看电影,一串串听不懂的英文单词在空气里撞击,中间夹杂着微信叮叮的声响,电影里有海浪冲刷海岸线的声音,有海鸟的鸣叫声,充分发挥想象力的话,应该是一部很精彩的电影。
这个时候,我想,我又要开始怀旧了。
本文开头的两张图片应该是前年拍的,那时我和谢先生还在丰台区居住,去朝阳朋友家玩,谢先生跟朋友们聊天,我独自一人背着相机走到朝阳路上,在过街天桥上拍了几张照片,这是其中的两张。
这个地方,是九年前刚来北京时我落脚的地方,也是我认识谢先生的地方。后来我跟谢先生搬了三次家,住过地下室、城中村、楼房、公寓,终于在2017年,又回到最初的地方。现在我和谢先生居住在四惠东地铁站附近的一个村子里,位置刚刚好,交通便利,距离我上班的地方很近,谢先生去公司开会也很方便。
周末经常会跟谢先生去比较远的地方吃饭,等到回家的时候往往已经灯火阑珊了,我和谢先生走在朝阳路上,大概二十分钟就能到家了。
居住的地方紧挨着惠通河,去年夏天,有天晚上跟谢先生去河边散步,我们沿着惠通河一直往西走,从四惠东站走到了四惠站,河两岸的建筑物上点缀着无数耀眼的灯光,倒映在河面上,十分漂亮。
我觉得,没有什么比夜晚的灯光更温暖的了。
大概20年前(说的我好像很老的样子,可是一计算时间,的确是二十年前呢!)吧,我正在县城上初中,每天晚上都要在学校上晚自习。晚自习要上到晚上8点多,那时村子里的小伙伴们都坐车上下学,为了省下车费,只有我一个依然骑着自行车上学。
我们村子距离县城大概12里地,从家到学校骑自行车需要30分钟的时间。
很多记忆已经模糊了,无数个夜晚我独自一人骑着自行车回家。在遥远的前方,大概地平线的位置,我能看到无数的灯光在闪耀。如果等在路上碰到行驶的汽车就更好了,趁着远远的明亮的灯光,我会加快骑车的速度,如果汽车碰巧是从我的后方来的,那就更好了,这样我们就有了更多的交集时间。
可惜那时候汽车太少了,30分钟的时间里基本碰不上几辆汽车。
在上学的路上,我还看到了很多次日出。在天色发青太阳尚未爬出地平线的时候,天上有星星闪耀,东边的天空不是黑色不是白色而是深蓝色,越到地面颜色越淡,远方的树木只能看到暗色的剪影... ...
当时就觉得,这幅画面太美了,我甚至不止一次的想,真希望能够把当时的画面画下来。
自己骑车上学的时光,现在一想可能会有点让人心酸,可当时真的没有什么感觉。按理说,这么艰苦的条件,是不是我学习十分刻苦、成绩十分优秀的?也不是!现实就是这样让人大跌眼镜。
后来上高中,开始住校了,骑自行车的机会越来越少;再后来去了承德上大学,一年只有两次机会回家;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北漂,回家的机会多了,在家待的时间却只有两三天... ...
回想初中三年,让我记忆犹新的除了现在联系不上的同桌,就是那些回家的夜路上偶尔出现的灯光了。
如果说夜晚的灯光,哪座城市比得上北京呢?可是,我早没有了欣赏夜晚灯光的那份宁静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