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对世界文明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在文学方面,创作了不朽的史诗《摩诃婆罗多》。
在哲学方面创立了“因明学”,相当于今天的逻辑学;
在自然科学方面,最杰出的贡献就是发明了目前世界上通用的计数法,创造了包括“0”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
在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还产生了佛教,先后传入中国、朝鲜、和日本。
中国在西汉的时候,称古印度为“身毒”,东汉的时候称印度为“天竺”,到了唐代,高僧唐玄奘将其译为“印度”。
印度的古文明,知道1922年,才被发现,由于它的遗址首先在印度哈拉巴地区发掘出来,所以,通常称古印度文明为“哈拉巴文化”;由于它主要集中在印度河流域,所以也成为“印度河文明”。
哈拉巴文化以南部的摩亨佐·达罗和北部的哈拉巴为中心的。它是古印度青铜时代的文化,代表了一种城市的文明。
从发掘的遗址来看,城市的规模和建筑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考古学断定,哈拉巴文化大致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750年,鼎盛时期约为公元前2300年到公元前2000年。
哈拉巴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铜器,这表明古印度人已经掌握了对金银的加工技术。从出土的各种美妙绝伦的手工品和奢侈品中,可见当时工匠的精巧技艺。
制陶和纺织是哈拉巴文化的两个重要部门。染缸的发明表明当时已经掌握纺织品的染色的技术了,纺织业和车船制造业等也高度发达。
城市的繁荣使哈拉巴的商业盛极一时,不仅国内的贸易活跃,国际的贸易也特别的频繁。
大量的古迹遗址证明,它与伊朗、中亚、两河流域、阿富汗、甚至缅甸和中国都有贸易的往来。
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两处的城市遗址,规模都相当的大。街道布局整体,纵横相交。房屋一般用砖制造,有的隔出许多的大厅和房间,并有良好的排水设备,而一些小的房间则没有排水的设备。
这说明社会上已有贫富不均和阶级对立,已经存在依靠剥削而养尊处优的统治者。
哈拉巴还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它们主要留存在各种石器、陶器和象牙的印章上,这些文字有象形的,也有几何图案的,至今尚未成功译读。
正因为如此,关于哈拉巴文化来源的问题,一直成为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争论不休的斯芬克斯之谜:到底是土著文明还是外来文明。
哈拉巴文化延续了几百年之后逐渐的衰落了,公元前18世纪消亡。它来得突然,去得更突然,以致日后印度文献对它一笔带过,哈拉巴文化衰落之谜,容有待后人去破解。
哈拉巴文化衰落后,从印度西北方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创立更为持久的文明。雅利安人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出现在印度的西北部,并逐步向南扩张。经过长时间的兼并战争,公元前4世纪,雅利安人在南部的恒河流域建立了摩揭陀为中心的统一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