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外脑?顾名思义,就是公司或企业外部的智囊人物或智囊机构。因为专注于某一个领域或某一些课题的研究,所以无论是从专业性还是前瞻性,都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从一个朝代或一个国家的兴起,到一个企业的不断强大,我们总能够看到外脑的身影,或者说是智囊团的存在。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巅峰时代。在这期间,各个学派百家争鸣,各种思想交融共生,涌现出老子、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学派代表性人物。上至君王,下到平民,大家对于知识分子的尊重达到空前。招贤纳士、礼贤下士之风,也让士人成为了这一个时代的主角。
当时很多的王公贵胄盛行养门客,其实就是网罗各类人才。当时的不少名士都是门客出身,比如毛遂、李斯、管仲等。
秦国之所以能够不断强大,最后灭六国,实现统一,关键也是在于对人才的重用,善于借助外脑的力量。秦孝公时期的商鞅、秦惠文王时期的张仪、秦昭襄王时期的范睢、秦始皇时期的李斯等,都为秦国的强大与统一,立下了不朽之功。
即便是到了今天,很多企业的发展壮大,都与外部的智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华为公司自1996年开始,仅咨询费的支出就高达几十亿美元,这才保证了华为生产流程走向了科学化、正常化。
要借助外脑的力量,首先就是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对外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不少公司或是企业的管理者,总觉得自己在这个行业或岗位干了很多年,从经验到阅历都没问题,外脑也不见得比自己强。
这就是认知上的误区。老话说得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正是因为自己有了多年的经验,往往会被经验所束缚。不想改变、不愿意改变,对新生事物大多是抵触情绪。思维上的固化、观念上的老化,这就很难适应市场的变化。而外脑恰恰不一样,他们是站在行业的高度去思考问题,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等等,这是外脑的常态。
其次,就是要舍得投入。
很多公司或企业的管理者,与外部智囊聊得甚欢,一旦需要花钱,心里就不舒服了。说浅了,这是缺少成本核算意识;说深了,这是对知识与智慧的亵渎。
记得多年前,一位策划老师讲过自己的经历。在某个地方出差途中,晚上随便走进一家饭店吃饭。看到这家饭店冷冷清清,就与老板攀谈。老板情绪低落,一直唠叨着一句话:生意难做!再过几天,就准备停业了!这位老师来了兴致,饭店的小菜很有特色,为什么生意惨淡?应该是影响力不高,食客根本不知道。所以就问老板,我给你出个主意,几天后,生意就会好转。老板不信,说到:真有这么神奇吗?如果上座率达到一半,就给你一万元酬劳。接下来,策划师让老板宴请亲朋好友,连续三天,外面还要摆上几张桌,总是有几个人在那排队等候。就这样,三天之后,生意快速好转,上座率攀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当策划师来到饭店讨要酬劳,老板变了脸色:你就一句话,怎么能值这些钱呢?
这就是一个典型,不舍得花钱,总觉得这个钱花的不值。但他忘记了,没有这一句话,他的饭店就要关门。
因此,做为管理者,我们不能被习惯所约束,要懂得打破常规。花一点钱就心疼的不得了,这不一定是省钱。单纯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丢失长远的利益,绝对是得不偿失,要学会计算工作价值与贡献价值的关系。
有一句话:喝牛奶,没必要养一头奶牛!是这样,很多公司和企业内耗太大,无形之中,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成本。
就拿培训的例子来说,培养一名讲师,没有几年的时间做不到,而在其身上花费的成本,一年至少也得十万二十万。问题是,他能不能提供对等的培训课程呢?几年之后,讲师有可能还面临跳槽的风险,这其中的损耗就更大了。
当然,把这些难度大的培训外包给智囊机构,这就相当于增加了几名有经验的讲师,成本也增加不了多少,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要想用好外脑,就要学会识别外脑。现在从事智囊的人群与机构越来越多,可谓是鱼龙混杂,所以要具备识别与分辨能力,更不要被一些虚假夸大的宣传迷惑了双眼,那样损失的不仅仅是金钱,更多的是时间与资源的耗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