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这是一篇高度概括、语言精炼、偏于理性的论述,如果您尝试看过开头,觉得内容难以理解或者过于枯燥乏味,建议您放弃阅读。如果您想改变看书无用的现状,切实提升自己的思维,我希望您能在不受干扰的环境下,花五分钟时间,带着思考读完下面的文字。
众多思维模式中,存在一种这样的模式:找到需求/发现问题——>进行分析,战略制定——>做计划——>输入(知识、信息、观念、理论等)——>大脑(记忆存储、提取处理,归纳、推算、演绎、结构化系统化,解决问题等思维加工)——>输出1(转化成学术、科技成果等) ——>检验,达成需求/解决问题——>总结经验.End
——>输出2 ——>检验,未达标——>反思教训——>调整需求,重定战略……其实,这种模式无疑是一个螺旋式的思维升级过程。
其中,输入——大脑——输出,是整个思维过程的关键环节,也是解答“看书记不住”的关键。
首先,谈谈输入的两个特点:多样性和冗余性。
1、多样性的体现,比如新闻资讯、艺术文化、语言语音、命令指令以及情绪感受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载体,还有载体所承载的信息庞杂多元;这里,我把主要的输入用知识信息一词概括,并简要地归为三类:①工作需要型;② 个人兴趣型;③ 群聊谈资型。
2、冗余性的体现,众所周知,信息爆炸的时代,繁杂的信息资讯等内容每天每时每刻以指数式的方式衍生,其中重复的无价值的信息占了绝大部分比重。当各种信息铺天盖地的出现在你面前,你必须学会分辨,甄别价值,去芜存菁,不能一股脑儿全输入自己的大脑中。因为人的大脑容量是有限的,那些不能产生输出的信息都是无效信息,会大量侵占大脑的内存,所以为了提升大脑的处理效率,对信息进行筛选,进行有效输入尤为重要。
一、输入(有效)的原则
1、“师出有名”——输入的目的:为什么输入(出发点)?越客观合理的解释,越能说服自己全程保持原始内驱力;
2、“以终为始”——输入的目标:预期达成怎样的输出?对自己所处阶段的问题及需求是否有帮助?(预期结果量化、可视化,切忌过分追求完美主义!)
3、“言之有物”——输入的内容:是否够精准,是否有针对性,是否有价值?内容以预期的输出为导向,与目标挂钩;输入即输出,输出即输入。
4、“忌贪多不化”——输入的筛选:对于知识信息的筛选,需要克服我们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担心自己脱离时代”以及 “担心自己知道的太少”;学会放弃大而全,集中在自己的领域,在能够有效产出的地方;
有效的输入,归根结底是关乎自己、事业和家庭的事情:(1)有利于自己的行业或专业的;(2)有利于家庭幸福、朋友和谐的;
接着,我们谈谈输出。输出(结果)与输入的目标是密不可分,相互促成的。上述中的“输入的目标”环节,提到对预期结果进行一个明确的设定,这很重要。如果把预期结果比作航海的灯塔,那么其作用就是辅助我们在对输入材料进行加工的过程中,明确方向感,不偏离轨道,最终达成符合预期的输出结果。
二、输出的成效
输出:做任何的事情,学习知识也好,资讯信息输入也好,其他技能培训也好,如果不能完成对应的价值输出,那之前所有的输入便是无用功,花费掉的时间、精力、资源等都是毫无意义的。输出有好坏之分,下面谈到的所有的输出都是指有价值的褒义的概念,更接近于成果这个词的含义。
(一)、预设和分类
1、输出的预设
在上面探讨中,对输出的结果,要进行一个明确的范围设定,关键是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定性质、定数量、定程度(即定性、定量、定度,最好是精确量化到数据的)。
具体可选择考虑以下几个维度:①呈现方式:直观具体的/虚拟抽象的;② 应用型:理论认知层面/实际操作层面;③载体媒介:报刊书籍/音频影像/其他;④情感成分:感性的/理性的;⑤辐射影响范围:小场景(自己)/中环境(家庭朋友同事等)/大环境(公众社会);⑥所属层次:生理层面/精神层面/物质层面/文化层面;⑦……
2、输出的分类
(1)、输出按照不同的角度划分,得到的类别也会多种多样。以下按形式的分类简单进行罗列:
——(对于个人来讲)
① 所思所想、言语动作,比如:一个想法,一种观点看法,一阵感慨(有感而发),一番感想,一番说辞,一种情绪释放传达;(输入:通过五官的运用,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嘴巴读,用心感受,用脑思考等);
② 外在形象颜值,比如:面容姣好,体型匀称,穿着干净,打扮得体;(输入:通过健身运动、保养、整容等);
③ 内在气质、人格魅力,比如:才艺、特长、谈吐、个性;(输入:通过阅读、旅游、学习、琴棋书画、博雅教育等自我提升);
④ 能力、职业技能、知识(相对而言,这是混职业饭的根本,也是最直接最主要的动机);(输入:学、悟、练等,衡量标准是专业程度!不是考试成绩不是一纸证书或啥啥技术大比拼之流);
——(对于社会关系/社交环境:组织、团体来讲)
⑤ 服务、品牌、影响力、文化等等——(可进一步转化为有形、无形资产)流量、粉丝、客户、人脉、社交圈、版权、资源、收益回报、金钱财富、资产资本、权力、地位、名誉声望、其他。
(2)、虚拟抽象的输出,比如语言、思想、创意等,需要找到一种实物、载体、媒介来呈现,比如文章、图书、书画、雕塑、歌曲、影像、文艺作品,产品、商品、文案、PPT、思维导图、创意广告、营销方案、技术专利、讲演……
当输出只是一个idea(想法、创意等)的时候,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它是没有价值的半成品。必须找到一种合适的媒介载体(文章、图书、画作、歌曲、PPT、商品等)呈现出来;如果在此基础上,对输出作品进行商业包装,并通过各种渠道对它加以有效的营销推广,积极主动地发挥它服务别人的作用,从而使它凝聚正面的影响力,塑造个人/团体/企业/组织的品牌,赢得口碑与美誉度,收获粉丝客户群体,转化为经济收益(兑现盈利),最终实现输出的最大化效益。
(3)、输出的辐射/影响的范围取决于输出产品的价值、市场需求、权力大小、推广力度、名气受众范围等。
(二)、你的输出是否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