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胡子先生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白胡子村,村子里有个学堂,学堂的校长是一位长着白胡子的老人,他总是挽起高高的发髻,穿一身灰白色袍子,走路总拄着拐杖,不仅知识渊博,脾气还很好,是学堂里唯一的教书先生,学堂是他用自己毕生的积蓄创办的,用来为村里的教育服务。
原来,白胡子先生看到村里的大人非常忙碌,整天为了生活在田里干活,小孩儿们无人看管,就聚集在一起想着如何搞怪,捉弄他人,于是,他就创立学堂,免费招收学生,教他们认汉字,学礼仪,背经典,既为大人们解决了后顾之忧,也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了好的环境,他的行为受到了村里老老少少的支持。
几年下来,从学堂里进去的孩子们,无论从前多么无所事事或调皮捣蛋,学满五年毕业时都变得彬彬有礼,而且都有自己的追逐的梦想,并能为它努力奋斗。
可是新进来的这些孩子却不同于往届,他们的思想十分顽固,特别爱搞恶作剧,其中叫考考的男孩,七八岁的样子,领导力极强,带着其他孩子一起作怪,有时会从树上掏下来鸟蛋,趁白胡子老师转身在黑墙上用石头写字时,他偷偷放在先生的凳子上,然后闪电般返回座位,大家屏息凝视,当听见“咔嚓”一声,见白胡子先生拄着拐杖边摆弄着袍子上的鲜黄边急匆匆走出学堂,都坐在地上捂着嘴巴和肚子笑得前俯后仰;有时会捉来几条小蛇,悄悄放在女孩地座垫底下,当先生讲得正起劲时,女生们的尖叫声突然四起,跳跃着四处逃窜,好好的识字课变成了捕蛇课;他们有时也会迟到,白胡子先生站在讲台上翘首望着门外叹着气,心想:“这群男孩怎么还不来?眼看就要下课了,这……”这时,一群大人揪着一群孩子的耳朵出现在学堂门外,怀里却抱着被拔光了毛的鸡生气地找先生评理……
像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发生着,任凭白胡子先怎么教导孩子们都无济于事,有时还会把他急得一天不吃饭,可他就是好脾气,从来不发火,总会想各种办法来感化孩子们。
这一天,先生像往常一样开始讲学,也没有注意到一股火焰味在漫延,刚转身去写字,考考就蹑手蹑脚地走到白胡子先生身后,极快地点燃他的袍子和胡子后溜回座位,其他孩子忍着笑等待接下来上演的好戏,因为胡子太长,袍子够大,先生又很专注,好一会儿都没什么动静,眼看火势变大,孩子们张着惊讶的大嘴,睁着铜铃般的圆眼,吓得不敢说话,突然,一声惨叫伴着火光冲学堂门,大家慌忙跟出去,见先生带着一团火直接跳进院外的湖水,不见了踪影,这时,有的孩子吓得直哭,有的喊着白胡子先生,有的直接逃回家去,考考急得在湖边直跺脚,还不停地说着后悔的话,他对着湖水急得冷汗直流,大喊:“白胡子先生,如果你能活着出来,我发誓以后一定做个听话的孩子!”
“哗——”湖水中央,白胡子先生冒了出来,并奋力游向岸边,会游泳的他在水下清楚地看到每个孩子的状态,也听到了考考的喊声,高兴地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孩子们赶紧来到岸边,扶着湿透的白胡子先生,都惭愧地低下了头,这时,考考已经找了一堆柴并点燃,他请老师脱下湿了的衣服,大家围着火堆搭起简易的烤架,帮着先生烘烤衣服,看了看被烧光的胡子和坏了的袍子,先生开心地给大家讲起了《亡羊补牢》的故事,每个孩子都听得非常认真。
从那以后,孩子们再也没有搞过恶作剧,跟着很快又长出了白胡子的先生认真学习,后来,考考才华出众,靠着聪明才智考上了状元,成了一位地方好官员,并给村子改名为白胡子村。
丢失的玉米粒
一片农场里,住着很多动物,除了主人允许,其余时间大家都很守规则地待在自己的领地。
瞧,东南角的羊圈里,羊爸羊妈正在教三只出生不久的小羊学说话,一声声“咩咩咩”从早上叫到中午,隔壁的牛棚里,两只奶牛眼巴巴地看着这情景,根本没有心思吃草,她们太喜欢孩子,可几年了也没能如愿以偿,正看着,主人带着妻子提两个铁桶进来,一股脑坐在草堆上挤起了牛奶。
西北角的鸡舍中,一群小鸡仰起小脑袋看爸爸妈妈扯着嗓子跟主人要吃的,不一会儿,数不清的玉米粒被倒在方形木盒中,老老少少的鸡见状,煽动着高兴的翅膀加速跑到饭盒前吃了起来,唯独鸡口吃没动,他出生几个月了,就因为口吃才被兄弟姐妹们起了“鸡口吃”这个外号,说也奇怪,他只对“虫”字的发音是清晰的。他总是很自卑,做什么都让着其它鸡,鸡妈妈早注意到他的动态,所以刻意让大家留了不少的玉米粒在饭盒里。
鸡舍对面的鸭舍里,哥哥姐姐们正给最小的哑巴小鸭妹教着鸭子特有的叫声,已经三个月了,哑巴小妹只会发出“甲甲甲”的声音,不过,鸭子兄弟姐妹和爸妈总是不厌其烦教她。
不过,动物们也都知道,主人房子附近有片草丛,草丛里堆集着不少石头,里面住着常常飞进飞出的甲虫,大家非常羡慕它们的翅膀,能使甲虫飞出农场看世界。
每周六是主人定的家场自由日,每到这一天,鸡、鸭、牛和羊就自由了,可以在一整片农场里乱窜,有时大家聚在栅栏边,看升起的太阳,听小鸟唱歌,有时会待在牛棚里聊着关于牛奶和主人的话题,有时也会在空地上比赛奔跑,累得够呛后,各自回家休息。
这一天的自由日,只有鸡口吃和哑巴小鸭静静地站在天然跑道边观战大家的跑步比赛,黄昏时分,当大家都累得咱呼呼大睡后,哑巴小鸭实在无聊,就散步到了鸡舍,见木盒里玉米粒金灿灿的,口水不禁“吧嗒吧嗒”滴在枯草垫上,于是,她偷偷靠近木饭盒地吃了起来,全然不知鸡口吃正站在她旁边,一口气吃完盒底的美味,抬头的瞬间,吓得直往外退去,鸡口吃笑了笑没有说话,目送她离开后伏到鸡妈妈身边休息了。
半夜时分,鸡舍里乱作一团,都为没有吃剩下的玉米粒而争辩得面红耳赤,可惜,他们谁也没有听到鸡口吃半天也说不清的“甲”字,他想告诉大家,玉米粒是被只会叫“甲甲甲”的鸭子吃的。
吵嚷声引来了其他动物,知晓了情况后,除了躲在鸭舍里瑟瑟发抖的哑巴小鸭,大家都表示愿意为鸡们找回丢失的玉米粒。
正当大家吵得不可开交时,鸡妈妈注意到米口吃焦急的表情,隐约听到了他嘴里不断的发出“甲……甲……”的声音,于是,一个箭步冲过去,大喊:“大家肃静,鸡口吃有话说,或许他知道真相!”
“是甲……甲……”鸡口吃急得头上直冒汗,努力想表达清楚内心的想法,可又说不出话来,终于,从他嘴里挤出三个字,“是甲虫!”他只能用“虫”字代替“子”字了。
“什么?甲虫?太不像话了!”鸡爸爸火冒三丈。
“是啊,大家之前不是约法三章过吗?谁也不准吃别家的食物吗?违规者就应该受罚!”奶牛慢吞吞地说。
“走,找甲虫算账去!”羊爸爸气愤地说。
“好!出发!找回属于我们的玉米粒!先去踏平甲虫的家再说……”鸡兄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
听到大家的议论,鸡口吃惊得连半个即使含糊不清的字也挤不出来了,一屁股坐在草垫上眼看着大家奔向主人屋子前的草丛。
一时间,动物们聚在主人房子前,羊儿们啃着草,奶牛用蹄子踢着石头块,鸡鸭啄着坚硬的地皮,却不见一只甲虫的影子,这时,一只奶牛说:“大家让一让,看我的!”
主人和妻子被窗外的混乱惊醒,赶紧起床想出去看个究竟,刚打开门,奶牛一个没刹住,一头扎进门里,撞得主人的妻子当场倒地昏迷不醒,不一会儿,救护车来了,经诊断,女主人因脑震荡需要住院半个月,而且还需要不少的钱进行治疗,没办法,主人只好联系了屠宰场,卖掉农场里所有的动物。
一个月后,主人的妻子康复回家,他们又买了些家畜,重新经营起家场,不过,从此取消了周六的自由日,农场里的确再也没有发生过动物聚集闹事一说,日出日落,大家过得十分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