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寒假了,终于有大块的时间可以陪小张读书了。
培根曾说: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
阅读是一个孩子拥有优质童年的基础。阅读除了能丰富知识,促进孩子的语文学习之外,更能开阔孩子视野,培养深广的思考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及对世界的热情。
换句话说,一个爱阅读的孩子,在阅读中,会观察、发现自己,完成对自我的认知,会成为一个更有能力感受和创造幸福的孩子。
看到这样一句话,因为有了童年阅读,当我们回味童年的时候,在我们朦胧的记忆中,就有一片明明暗暗的萤火虫,闪烁着诱人的光芒。
深以为然。
童年的阅读,会让孩子的心灵更加丰富,更加柔软,更加坚韧,让他们渐渐变得强大起来。
可是,让孩子爱上阅读并且坚持读下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在小张三岁左右开始陪他读书,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感觉小张还是缺乏阅读的自觉。
小张在上四年级之前,每天都会读一会儿,但上四年级后,作业明显多了,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作业上,课外阅读只能放在周末。而五年级,小张去了寄宿学校,周末回家,写完作业后,小张的第一选择绝对是玩玩具。可以说,五年级一个学期,一本课外书也没读。
这让我觉得自己之前那么多年的努力都白费了,可是,我又无力改变学校教育的现状。
所以说,这个寒假,我要给孩子补补阅读的账,陪孩子每日坚持阅读。
而让孩子能坚持读下去,我觉得有两点非常关键:
一、按他的兴趣选书;二、陪在他身边与他一起读。
暑假时,小张说想读八路的书。跟他商量好,读完一套买一套。前后一共买了有六十多本,除了临近开学时买的8本,有三本没看,其他的都读了。
尽管我更希望他读获国际大奖的作品,可是,要想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是基础,抛开阅读谈阅读习惯是不可能的。所以,在书籍的选择上,我完全尊重了孩子的兴趣。
在我看来,只要内容足够健康,坐下不,静下心,读下去,就是最好的。
更多时候,让猴子一样上蹿下跳的孩子坐下来读书,并不是一件很现实的事情,所以,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家长坐下来与孩子一起读。
最好的是与孩子一起共读一本书。我总觉得,与孩子一起读书的时光,将会是孩子永远不会忘记,并引以为荣的美好记忆,而我也非常贪恋与小张曾经的共读时光,但现在,小张拒绝我同他一起读。
所以,当小张在写作业或看书时,我也会在书房里,或看一本书,或写一些字,有时小张会看看我在电脑前做什么,知道我没有刷网页,更没有玩游戏,而是在写一些记录文字时,会静静地看一会儿,然后一声不响地去做自己的事情。
说实话,我坚持写文起初完全是因为孩子,我想在要求孩子坚持的时候,让他看到个同样坚持的妈妈,尽管我们做的事情不一样。
我希望,我这种与孩子共同进步的想法做法,能在他小小的脑袋里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不断去学习,去提高自己,开阔自己的眼界,在孩子眼中应该是一个引领自己积极向上的榜样,应该会带给他促进力量。
作为妈妈,我觉得自己有太多的欠缺,但,任何自身条件的不足,都不能阻挡我们自己的学习和进步,也绝不是孩子不能变优秀的原因。
我会在不断学习和陪伴中,与孩子一点点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