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的需求:
网易云课堂主要的用户应该是准备进入职场的大学生以及需要提升自己或者考虑转行的职场新人。最本质的目的是找一个自己满意的工作,为此,需要了解相应的行业以及岗位,培养自己在这一方面的能力,最好是有实战项目与应聘岗位匹配,在简历里面可以突出这一项经历并且在面试的时候可以展示。
以下是作为一个大学生,从求职的角度来分析网易云课堂的产品(和高校的教务系统以及企业合作)
1.职业规划建议
作为没有职场经验和行业积累的大学生,没有做过商业的项目,对社会和自身的认知都比较浅,希望通过了解一些各个行业、岗位的工作信息,来帮助自己明确方向。
课程虽然已经根据类别有一定的划分,但是学校的专业与社会的岗位设置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类别并没有一一对应关系,数量也没有对应;网易云课堂是的定位是“我的职业课堂”,那么在课堂内容本身之外,可否帮助用户更好的找到目前所学与未来所求之间的差距,推荐相应的课程呢?(很多大学生对自己到底要选择那一条路都是不清晰的,也没有很多钱来试错,一定的匹配推荐和限量的试听可能对用户和产品都是有帮助的)
但是匹配推荐不能变成诱导营销的手段,要真实的满足用户的需求,可以从多维度采集数据—学校有培养计划和全脑、心理测试评估数据,一直都没怎么用上的数据,是想如果云课堂做出职业规划功能的话可以和高校教务系统合作,调用这方面的数据,来做出符合能力树以及符合时代特性的职业课程推荐。同时,用户可能从大二大三开始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推荐的课程也可以慢慢向精细化的垂直领域发展。同时,有了学校合作的信息,用户是实名制的,而且有课程学习记录、笔记、讨论内容数据存留,对于今后的简历审核、求职应聘都很有好处。
2.理论结合实践反馈
了解了一定的信息之后,大致确定了自己的方向,希望系统的学习一门课程,并且可以把理论实践运用起来,得到一些客观的评价和反馈。由于实际的产品需要一个团队来支撑上线,而且运营推广成本很大,但是如果没有反馈,就不知道所学有没有致用。
网易云课堂的讨论板块和笔记分享板块一直都感觉氛围不如预期,可能需要一些活动和机制来促进。因此,实践效果的检验如果移到讨论区,学习同一门课程做同一个项目的同学之间相互切磋评价,再由课程的老师来对大家的作品做评价,采用积分奖励机制与课程得分关联,课程得分与背书和企业推荐机会相关联,前有动力后有同学的压力,再加上实名制的设定,讨论群的氛围和内容的质量应该会有所提升。
3.细分领域深入培养
产品经理的课程本身就有实践的项目,但是种类比较杂,这可能与课程老师自己的经验相关。今后产品经理的方向会往垂直细分领域发展,如果课程能够提供对某一个领域一列化案例分析,实践项目也是针对某一领域的产品功能的分析和创新设计,那对于在学生级阶段就开始积累行业经验是一种十分性质有效的方法。
要做到这一点,课程打造团队可能需要将产品案例分析的逻辑设计成一个规范,比如日和发现需求、拆解需求、商业目标和用户需求如何达成统一、后续的迭代如何进行等。还可以设置多个版本的系列化延续案例分析,学员如果完成一系列产品的学习和学分认证,也说明对这个领域很有兴趣有很深的研究了,相关岗位的背书也顺理成章。
4.系统化,分梯度
没有经验的学生、自己做过产品遇到过问题的初级PM、想要转行产品的人对产品的理解都是不同的,现在的课程报名是没有门槛的,但是都是一次性付全部学费(不知道退费情况如何,课程满意度、课程效果到底如何)其实这三类人对产品的理解和经验是很不一样的,全体系的课程需要的和能够理解接受的度也是不大一样的,报班的时候是否可以把课程拆分成阶段,固有基础较低的可以从初阶开始,设置阶段性测试,通过了可以进阶;固有基础较高的可以直接进入中阶。报名的时候也可以根据用户的基础情况来划分班级,让讨论都在一个层次上或者特意搭配水平层级,让厉害一点的用户可以指导一下小白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