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皤滩
皤滩古镇,没有听说过。连“皤”字都不敢读,可见鄙人之孤陋寡闻。好在度娘不会嘲笑,一查,百度百科曰:皤 pó 。从白,番声。(1)本义, 白色 (2) 形容白色:白发~然。 (3) 大(腹):“~其腹”。 那么皤滩,是白色的滩还是很大的滩呢?
据查,皤滩古镇位于仙居县城西约25千米处。皤滩乃永安溪独一无二的五溪汇合点,即朱姆溪、万竹溪、九都坑溪、又黄榆坑同点汇入永安溪,故皤滩有夜观五月(指五个月亮倒影)之景。皤滩又是水陆交汇之地。由此看来,皤滩之义可能更倾向于很大的滩涂。犹如世界文明发祥地,都汇聚在河流的冲击平原,河流冲刷下来形成的滩涂带来泥土肥沃,也带来交流沟通的方便。何况这里是五条河流汇合之处。
有水路连接的地方就有了货物的交换,慢慢地成为聚集之地,也有向外发展的通道。沿灵江、永安溪的水路在皤滩拢岸,通往浙西的苍岭古道也在皤滩起步, 这种连接东南沿海与浙西内陆的优越地理位置,使皤滩古镇颇具规模,成为商贸中心,合乎情理。有人说,“在皤滩古街上走,一不小心便会踢翻唐宋的石子,碰落明清的匾额”。可见其建成之早,商贸繁盛时间之长。
皤滩街并不大,似乎一眼就可以看到尽头。两旁唐、宋、元、明、清等不同风格的建筑保存完整,店铺、码头、客栈、戏台、妓院、赌场、当铺、书院义塾、祠堂庙宇一应俱全。 主街道呈“龙”形,鹅卵石铺嵌,弯曲有致。皤滩的古屋傍街而建,屋后就是船埠头,屋前为临街店铺,街道随着河水蜿蜒而曲折起伏。这也是因为“水”势使然。
和同里、周庄,乌镇、丽江这些闻名的古镇相比,这个皤滩小镇更为衰微。走进老屋,好像走进遥远的童年,那样高高的门槛,雕花的门楼,一进房子一个天井的老屋,小时候并不陌生。可是后来都耙平改为楼房,覆水难收。
二 皤滩是个让人心疼的古镇
这句话是在网上看到的,也击中了我的内心。随着大部队慢悠悠逛完这条古街,内心里确实有这种感觉。此街道的“龙”型弯曲,我没有看出来。但走在保存完整的商贸古镇街道上,心里却有一番感慨。脚下是青石板和铺成寓意的鹅卵石,当初不知道是谁主持建设这样独一无二的鹅卵石街路,这些鹅卵石又是怎样从河滩沙子里淘洗出来? 累累卵石,一粒一粒摆弄,斯人早已离去,可是鹅卵石道却愈来愈光芒四射,在后人草履或皮靴或绣花鞋下,马蹄下,车轱辘碾压之下。 又融于岁月沧桑尘土,粒粒卵石之间青苔幽幽,沉淀着历史的沧海桑田。
曾经的商贸盛世依稀可见。街面石板柜台比比皆是,繁华早已远去,现在难得有人居住于此。我们看到有些店铺的门还是用原来的挂锁锁着,主人还没有来营业,街道两边偶尔摆个小桌凳,上面是些小工艺品,新鲜生姜之类,没有吆喝没有兜售,静静地摆在那儿,要买的自然会问,这样的生意氛围果然让人喜欢,但也显得过于清冷。
斑驳的木门,斑驳的镂空木窗,早已失去木头的原色,或许曾经桐油抹过油光锃亮,红漆修饰透出富贵和喜气,可是随着时间这把无情利刃的消刻,色彩早已灰暗,黯淡了窗光户影。
三、皤滩何以式微
从什么时候开始,皤滩不再是繁华中心?同里,周庄、西塘、乌镇……这些古镇都是,为何式微?
历史的变迁或许有些偶然的因素,但是交通条件的变异一定是其中的主因。当水路不再是交通首选,水路被铁路被汽车代替, 特别是铁路通车,使皤滩盐路失去了原有功能,皤滩市面风光不再, 皤滩古镇逐渐萧条。
没有现代交通的便利,五水汇聚又能掀起多大的波澜。趋利的商人一个个搬离此地,于是这里被慢慢遗忘。被遗忘在历史上可能是足够悲哀的事情,可是对于老镇老街老房子,却是天大的幸事。如果此地发展了交通,依旧是商业中心,那么那些老房子还能完好无损?那些窄小的店铺还能保留?那条独一无二的鹅卵石是否依然焕发它的光芒?我不知道。
庄子寓言中,那棵大树因为无用,得以在旷野里自由伸展;在历史潮流的发展进程中,皤滩古镇因为无用,得以保全。而我童年时的那些老屋,因为住的人要用,所以被毁灭。真该感谢历史上的一个偶然,偶然一瞬决定铁路的站点,偶然之间一个决策,决定了毁灭或者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