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帆风顺”盆栽在晨光中挺直脊梁,黑板上“观阅兵盛典,做强国少年”八个字,已被红黄色粉笔重重描摹,宛如跳动的火焰,点燃了整个教室的期待。
9月3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孩子们满怀憧憬地围坐在屏幕前。当阅兵方阵的脚步声透过音箱传来,窗外的风仿佛也屏住了呼吸。平日里总是笑容灿烂的孩子们,此刻皆挺直脊梁,端坐于课桌之上,目光紧紧追随那些挺拔的身影,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所牵引。教室里寂静无声,唯有方阵整齐的脚步声,如鼓点般,轻轻叩击在每个人的心上。解说员自豪而铿锵的声音,似一股暖流,流淌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置身于那庄严的天安门广场。
我清晰地看见,几个小女生悄悄抬手,抹了抹眼角。彼时,镜头正掠过抗战老兵胸前那斑驳的勋章,阳光洒在上面,闪耀着金色的光芒,与她们眼中的泪花相互辉映。无需任何言语,感动已在心底悄然升腾,那是对历史的敬重,对英雄的缅怀。
中午,通过更多的视频解说,我们更深地了解到阅兵背后的艰辛。阅兵场里,年轻的面孔被烈日晒得黢黑,但眼神却格外坚毅,每一张脸上都写满了大国风范。为了练就整齐划一的动作,他们有的在领口藏针,以矫正身姿;有的对着镜子,日复一日地练习面部表情,一个简单的动作,竟要重复上千次。军靴磨破了,手套烂掉了,也没有一个人喊累。他们的信念是:“苦不苦,想想民族屈辱;累不累,想想革命先辈。”当孩子们听到这些话语时,原本就专注的神情中又多了几分坚定,精神头更足了。我想,此刻他们的心中,一定在想着:如今的山河无恙、人间皆安,是多少人负重前行才换来的啊!
暮色渐浓,教室渐渐暗下来,但黑板上的字却依然明亮。
这场阅兵盛典,不是终点,而是一颗希望的种子,已然落在孩子们的心里,假以时日,定会慢慢长成担当的模样。往后的日子里,当孩子们低头写字,为梦想而努力时;当他们抬头追梦,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时,今日阅兵典礼所呈现的庄严与滚烫,定会成为他们求学、为人途中最温柔的铠甲,给予他们力量与勇气,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