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个儿起来,就已经听见外面有些不知从哪里传来的熙熙攘攘的杂声,让这几乎半年都处于寂静的宅子多了一份生气,毕竟今天是除夕,热闹些也是应该的。
吃了十来个饺子,味道还是和记忆中一样鲜美,我坐在那棵四季常绿的香樟树下,不时看看周边,这四周的一草一木都和记忆中的印象相差不大,我的心中有了一种淡淡的欣慰感觉,人虽非,但物依旧。
前面的那家的小屋子上冒着淡淡的炊烟,用柴火烧水煮饭,即使在我们这样偏僻的地方也已经很少见,大多都是被煤气和电力所替代,童年记忆中的炊烟和狗叫已经几乎很难见到,所幸变化仅此而已,其他一切如旧。
那小屋子里住的是个老人家,我们都叫他“周奶奶”,周奶奶有一个儿子和媳妇,还有个孙子,但是自从上大学后就几乎很少见他们回来了。
即使是过年,这个本该一家团聚的日子。
“周奶奶今年又是一个人过么?”我问了下虽然已经年过八十但是精神依然矍铄的爷爷。
“不自己一个人过还去哪?她儿子媳妇又不回来!”
大概五六年前,她儿子媳妇带着她孙子出去做生意,听说赚了点钱,便在外地买了套房子,在我们这个乡村里说可以算是个体面人了,可是自那开始,便不见他们一家三口回来过,老太太这样一个人独自过年,已经五六年。
她孙子我是有印象的,小时候我还常常去他家玩,只因他有个黄色的大恐龙玩具,那时候的他是一个温和而孝顺的人,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印象,所以当我听说这件事后,才会觉得那么不可思议,以至于难以置信。
也许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一家一年到头不回来看一次,任凭这八十多岁的老太太自生自灭,上次周奶奶让我帮他修电视,小屋子里除了桌子和几张凳子,一个衣橱,一个破旧的小电视以及一张床之外,再没有其他的东西了。
平时乡邻们也总是接济接济她,所幸这位老太太也不是个喜欢生是非的人,总不愿给别人添麻烦,我和她打招呼时总是慈祥的对我笑,因为我是她看着长大的。
“他们不回来也好,老太太一个人也乐个自在,她媳妇是个厉害的人,要是回来的话,她才没有这么安宁呢!”爷爷这般和我说。
我其实有些不相信,这样一个行将朽木的老人何曾不想儿孙承欢膝下,享受天伦之乐?就是媳妇多些闲言碎语,也挡不住看到儿子孙子的欢喜吧。
我不想随便评价某个人,但是这一句话我是认同的,树欲静而风不止,人欲养而亲不在,何其悲哉!
若是老太太不幸去世了,他们会回来么?估计只有到了那天,才有答案吧。
除夕了,希望这世上的老人都能老有所养,幸福安康,子孙环绕,笑意融融,我在心里真诚的祝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