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卫英老师常在群里强调“好文章是反复改出来的,不会改,不愿意改,水平永远不会提高。”
老师形象地把刚写出来的文章称之为“毛坯房”,而修改后的文章称之为“精装修”。
“毛坯房”岂能住人,想要住得舒适当然要精心设计施工。花的钱和精力越多,效果越好。
文章同样如此。很“痛快”地写出来的文章基本没有什么价值,只有经过精心,反复“修剪”和“雕琢”过的,才能称之为“作品”,艺术品。
修改文章要学会运用“剪刀”,“剪”去肤浅,杂乱,重复,多余,赘肉,留下“美丽苗条”的身材,优美动人的“图画”。
对于如何修改一篇文章,结合自身体会与老师在群里的分享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仅供大家参考:
一、低级错误修改
(1)语句要通顺,层次要清楚,段落要分明
语句通顺是写作的基本要求,反映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语句通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要用词恰当、妥贴;二要句与句之间通顺连贯,不紊乱,读起来不别扭。
写作适当断句。要一个画面一个画面的来,读着要让自己、读者歇口气。
有些人不爱分段。“黑压压”一片让人压抑,看得人视线混乱,读起来没法喘息,受累得很。好比一首歌要有节奏感,一座山有山脉高低起伏。
(2)认真检查错别字
一篇文章若错字太多,给人一种作者基本功不扎实的感觉,另一方面也说明作者马虎,对文字不严谨。
细心是平时养成的,体现在每时每刻,每一件小事上。粗心代表缺乏责任心,是不可能成功的。
很多写作者对“的”、“地”、“得”、“在”、“再”字运用都不准确。
(3)规范使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是文学语言的组成部分,也是写作的基本要求。正确的标点符号能清晰表达情绪、语气,使语言有节奏感,为文章增色。
很多人分不清“句号”与“逗号”的区别,喜欢“一逗到底”。
在点评文章时发现“双引号”的使用方法很多人运用不恰当。我们需格外注意整个原话引用他人的要用“双引号”,且句号要在后引号内。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二、深层次修改
1、内容有新意,有深刻高度
很多人写文,一路下笔痛快淋漓。可读者读来没新意,获取不到价值。
写作要“跳出”自我,站在旁观者的立场写,才能超越“自嗨”,让读者喜欢,而不是只图自己肆意。
2、用词讲究、精准、凝练
一句话中,相同的词,尽可能不重复使用,可以用近义词代替,换种表达方式。做对比时用数字表述更具说服力。
3、内容详略得当
细节描写忌多,太多细节让行文显得拖沓,不干脆。但重要的细节不能含糊,要丰富。心理活动描写要到位。
4、注意句子精简,一句话用一个主语即可
文章中主语“我”和助词“的”、“了”50%可以删除,不影响意思表达。修改后会让句子简洁有力。
5、金句尽量少用,一篇文章切忌出现太多成语与他人的语录
成语是训练小学生用的,是一种模糊,不准确的表达。适当,偶尔用,可以调节气氛。经常用,就很可悲。
要真正理解消化经典,名言,学会用自己的话表达。华丽的词藻支撑不了文章的骨架,最朴素的文字最能打动读者。
6、建议尽可能使用短句,长句有碍表达
长句让文章看起来厚,油滑,容易起腻。
7、结尾升华主题
故事类的文章以讲故事为主,切忌添加太多议论。我们大多数总犯这类毛病,生怕读者读不懂,总在结尾要感慨一下。
写作者要把自己的姿态压低,仿佛什么也不懂。要把读者想象得很厉害,什么都知道。
写不够,不要紧,甚至会造成余音绕梁。如果写过,读者厌倦,会前功尽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