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谱·一之叙事(意译)
续
郭璞说:“蜀人称笔为‘不律’。
虽说蒙恬制作了笔,
而周公著《尔雅》教授周成王,
而且已说‘简’称为‘札’,
‘不律’称为‘笔’,有人称之为‘点’。”
又有《尚书中候》载:
“大黑龟背图而出,
周公执笔用当时文字描摹其状。”
《曲礼》载:
“史官携笔记录王事。”
《诗经》有云:
“娴静女子美貌娇好,赠我红漆笔。”
孔子著《春秋》绝笔于写至猎获麒麟处。
《庄子》有云:
“用舌润湿笔,和墨书写。”
由此知古时之笔由来已久。
又虑及古笔无论用竹、毛、木制作,
只要能染墨成字,即称之为笔。
往昔蒙恬制作秦笔,
以柘木为笔管,
以鹿毛作为笔柱,
以羊皮作笔毫,即所谓“苍毫”,
非为兔毫、竹管制成。
此事可见于崔豹的《古今注》。
秦国当时并吞六国,
焚灭前代之嘉美成就,
只有蒙恬笔独享赞誉于一时。
又有《史记》载:
始皇令蒙恬与太子扶苏筑长城,
蒙恬令取中山兔之毛造笔,
令判案书写使用。
笔谱一之叙事(原文)
郭璞(1)云:“蜀人谓笔为不律。虽曰蒙恬(2)制笔,而周公作《尔雅》授成王(3),而已云简谓之札,不律谓之笔,或谓之点。”又《尚书中候》(4)云:“玄龟负图出,周公援笔以时文写之。”《曲礼》(5)云:“史载笔。”《诗》(6)云:“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又夫子绝笔于获麟(7)。《庄子》(8)云:“舐笔和墨。”是知古笔其来久矣。又虑古之笔不论以竹以毛以木,但能染墨成字,即呼之为笔也。昔蒙恬之作秦笔也,柘木为管,以鹿毛为柱,羊皮为被(9),所谓苍毫,非谓兔毫竹管也。见崔豹《古今注》(10)。秦之时并吞六国,灭前代之美,故蒙恬独称于时。又《史记》云:始皇令恬与太子扶苏筑长城,恬令取中山兔毛造笔,令判案也。
【注释】
(1)郭璞:字景纯,两晋时期文学家、训诂学家、方术士,中国风水学鼻祖。
(2)蒙恬:秦国名将,曾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曾改良毛笔。
(3)周公作《尔雅》授成王:周公即姬旦,西周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尔雅》,辞书之祖,中国第一部词典,“尔”即“近”,“雅”即“正”,“尔雅”即以雅言解释古字词,使之近乎规范。成王,即姬诵,周武王姬发之子。
(4)《尚书中候》:汉代谶纬之书,十八篇,已佚。“玄龟负图”,指大龟驮着神秘之图现身,伏羲据此推演八卦,后代指河图洛书及八卦的产生。
(5)《曲礼》:即《礼记·曲礼》篇。《礼记》,关于古代汉民族典章制度的书籍。曲,细小杂事,“曲礼”即具体细小的礼仪规范。
(6)《诗》:即《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诗歌311篇。“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出自《诗经·邶风·静女》。彤管,指古代女史记事用的红漆管身笔。
(7)夫子绝笔于获麟:相传春秋时期,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鲁国西狩猎获麒麟。孔子认为麒麟为神灵之物,只在太平盛世出现,然而出非其时,伤心欲绝,终止写作《春秋》,《春秋》别称《麟经》。
(8)《庄子》: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经文,今传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主要反映庄子的哲学、艺术、美学与人生观、政治观等,具浪漫主义艺术风格。
(9)柱:笔柱,毛笔头的中心部分。被:毛笔头的外侧。
(10)《古今注》:晋崔豹撰,是对古代和当时各类事物进行诠释的著作,分上中下三卷。卷上:舆服一,都邑二;卷中:音乐三,鸟兽四,鱼虫五;卷下:草木六,杂注七,问答释义八。崔豹,字正熊,惠帝时官至太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