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介绍的是东野圭吾的一本书——《虚无的十字架》,东野圭吾,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一个日本作家,以推理作家著称,而我推荐的这篇《虚无的十字架》,与其说是一篇推理小说不如说是社会小说,整本书探讨的是一系列沉重的社会话题,关于死刑是否有必要存在以及罪犯如何进行赎罪。
故事梗概:
小说是从警方联系中原道正调查一起凶杀案切入的,死者小夜子是中原的前妻。这也让中原想起几年前自己女儿被杀的案件。当时妻子小夜子去超市采购,正在读小学的女儿爱美独自留在家中,蛭川作造当时正因为赌博欠债外逃身无分文,准备找个没人的屋子弄点东西吃,恰巧看见小夜子出门,他以为家里没人便破窗而入,却没想到爱美在家,因为蛭川正在假释期间为了不被抓就只能选择杀死爱美灭口。女儿的死使中原和小夜子陷入深深地痛苦中,而当时对于凶手的裁决也让夫妻二人身心俱疲,虽然蛭川在最后被判处死刑,但是原因却很讽刺,竟然是蛭川觉得“太麻烦了,懒得再上诉”主动放弃辩护的情况下才判处死刑。即便是凶手已经伏法,但是爱美无法复活的事实,让夫妻二人陷入了极度的空虚和痛苦,最终两人分手离婚。
离婚后的小夜子成为了自由撰稿人,在调查偷窃瘾的时候结识沙织,在询问沙织偷窃原因的时候窥破沙织和史也埋藏了十几年的秘密。井口纱织与仁科史也在初中的时候相恋,两个人初尝禁果怀孕之后不敢告诉大人,无奈之下选择生下来再掐死,把孩子埋在了树海。虽然当时两个人都没有受到法律的惩罚可是内心的罪恶感一直折磨着他们,分手后史也因为愧疚想拯救更多的孩子成为儿科医生,看到花惠被骗怀孕想要自杀就联想起当年和沙织一起犯的错误,为了赎罪选择照顾花惠一家。而沙织则是自暴自弃,认为自己不是个好母亲,只配吃偷来的食物,偷窃成瘾。小夜子在了解整个事件以后想劝沙织和史也自首,却在回家的路上被花惠的父亲町村作造杀害。
东野在这本书里关注的是“死刑的废除问题”。“死刑的存废之争”一直都是萦绕在法学家心头的命题之一。之前在知乎上有过很激烈的讨论,吵了半天大家还是意见不一。我不是法学生,对于法律的认知也只是冰山一角,但是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出发,我还是同意小夜子的观点——“死刑不可废除”。死刑是必须的,牢狱也是必需的。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这只是个形式上的虚无的十字架,但是,对于大众来说,有着不可代替的震慑作用,而且对于社会来说,也是一种保护制度,它维护着社会这个大家庭的安定。
即便有了自己的立场,但是看完这本书,还有几点自己的纠结。
1.死刑很无力
对于蛭川来说,死刑并不是惩罚而是解脱。毫无悔改之心的人,即便是被判处死刑,他们也不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要求杀人凶手自我惩戒,根本就是虚无的十字架。
即便是书中小夜子反对废除死刑,但她依然无法反驳蛭川的辩护律师对于法律死刑的拷问——“任何一起事件中都有很多故事,不同的事件当然会有不同的故事,如果只有凶手被判处死刑这一种结局,这样真的好吗?”
“我质疑死刑,是因为我认为死刑无法解决任何问题。假设有一起A事件,凶手被判处死刑。另有一起B事件,凶手也被判处了死刑。虽然是两起完全不同的事件,遗族也不一样,但结论都一样,都是简单的一句死刑。我认为,不同的事件,应该有各种不同的、更符合每起事件的结局。”
如果你家人的生命被残酷地夺走,你希望如何处置犯人?如果犯人并未把死刑视为惩罚,至死仍未反省,死刑又有何用?
2.遗族该如何救赎?
小夜子在手记中说,遗族无法从死刑判决里得到救赎,对他们来说,凶手的死是理所当然的事。凶手的死刑宣判也只是遗族走出伤痛这条路上的歇脚站之一,而且,即便是过了那一站,也无法看到未来的路,完全不知道自己该克服什么、走向哪里,才能够得到幸福。
3.审判辩护的意义
审判和律师存在的目标都是一致的——为了公平。律师作为有独立诉讼地位的辩护人,其任务是让罪犯在法律的框架内得到合法的审判。但是,在现实中有些律师在工作实践中还是存在违背道德层面上的行为,就像书中对于蛭川杀人的审判,律师为了减刑而让蛭川改变供词,歪曲事实,这对被害人家属来说无疑更是雪上加霜。有人说,那只是实现公平的合理代价,是为了实现法在整个社会意义上的公正价值而牺牲个体意义上的正义原则,可是这代价会不会有些大?
4.监狱的教化作用
对于偷窃瘾患者来说,他们真正需要的不是法律的惩罚,而是精神上的治疗。他们并不是受到经济上的逼迫,而是精神上的疾病,他们有些人的目的并不是偷窃本身,而是借着偷窃行为来惩罚自己。
对于蛭川,在第一次杀人之后,没有被判死刑,假释出狱之后再次杀人,对于这种穷凶恶极、一犯再犯的人,在狱中没有进行改造教化只是单纯的进行惩罚,一旦身在狱外便无法停止作恶,也无法看到自己的过错是怎样如同酷刑折磨着别人的生活。
相比把罪犯关进监狱进行惩罚更重要的是对他们进行教化,进行治疗,否则在他们出狱后再犯、危害社会的时候,政府是不是也应该为其负相应的责任呢?
所谓的“罪”与“罚”,究竟本质为何?
是让犯人听到自己的死刑宣判而感到解脱?
还是让他重返自由社会,但用尽一生赎罪?
对仁科史也和井口沙织他们二人来说,即使没有身在牢狱,但在亲手杀死自己刚出生孩子的时候,就已经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开始了一生的忏悔和赎罪,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度过每一天的艰难人生。牢狱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道高墙罢了。没有受到法律的惩罚活在外面的世界反而给了他们机会来弥补、救赎。然而面对蛭川这种毫无反省之心的犯人,死刑就像打在棉花上的拳头,毫无杀伤力。
所以,对于无论是犯下何等罪行的犯人,对他们思想与精神上的改造教化,是更重要的,这任重而道远。
小说探讨的是人性,故事或真或假,结尾也颇具浪漫主义色彩,但是生活却往往更加现实,而我们则应该是在这两者之间寻找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