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的每一寸日常都是活的

天气转冷,母亲邀来三五好友,在我家一起做包糍。昨晚就已经炒好了菜,酸菜、萝卜干,再泡好米。早上起来,搅拌、打浆、洗好大锅,再点燃柴火。炉内的柴火烧得并不热烈,米浆逐渐变成米团,在锅里翻来搓去,好一会儿,才伴着热气出锅,但还要继续在桌子上搓、翻,直到它有足够的韧性,才掰开成一个个小米团,用盘子压成扁圆状,装入酸菜萝卜干,一双双巧手把包边拧上好看的花纹合上,放入蒸笼。这几道工序下来,才算完成了。

母亲她们的双手忙活着,嘴巴也没有停过,假骂、互损、话家常,村里谁谁家的老婆怎么怎么样,谁家的孩子把谁欺负了……几个女人走到一起不知道等于多少百只鸭子。她们都是典型的妇女性情,在我们看来,说不上什么深奥的大道理,也不懂什么是文艺,但她们有她们的可爱,爱八卦,也爱逗比,广场舞是她们共同的兴趣。就这样,热闹热闹也好。

她们是农村的日常

正如雪小禅说的,

民间每一寸日常都是活的

朴素、粗糙、动人

别致、土气、地气

热爱俗世生活的人,都有一颗红火的世俗心,在烟火里,在日常里,也在孤独的内心里。

正如:“我是孤独的,所以才如此热爱俗世的生活,而你是市井的,你的心里有长河落日圆。”

最难得的不是在平凡生活里轰轰烈烈,而是在冷冷清清中风风火火。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