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简书的故事
2021年总结
最近看许多简友都在写入驻简书的故事,虽然是跟风,但这也算是给自己长期以来的一个总结吧。
2018年12月那是我第一次接触简书,刚开始下载简书并不是我自己想要的,这纯粹是我不小心误点了广告所导致的,如今三年多过去了,想想还是挺难相信的,而简书给我带来的收获,也是难以预料的。
1
坚持一件事所带来的好处真的超乎想象。
当我吃第一口海鲜的时候,我觉得无论添加辣椒、蚝油、姜蒜,都掩盖不了它从海底、河底带来的与生俱来的骨子里的腥味,从它离开水的那一刻,我就全身排斥,而它的做法,清蒸、红烧、炙烤,都只是为了欺骗人的味觉。
当我吃第二口海鲜的时候,加重辣椒、蚝油、姜蒜带来的味蕾刺激,忽略海鲜的腥味,但这让我忽略了海鲜本身肉质的蛋白与鲜美,我尝到的仅仅是炉架上滋滋作响的听觉享受。
当我尝第三口海鲜的时候,我意识到,外加的酱料味道与海鲜的腥味逐渐中和,而仅剩下纯粹的蛋白鲜美的味道在我的舌尖绽放……
我与简书的第一个故事就像是吃海鲜一样,刚开始怕别人觉得我装模作样,接着又怕自己是装模作样,到最后觉得自己真的在装模作样。
敢于尝试,勇于坚持,三年多过去了,使我真正意识到坚持读书写作带来的意义,是我去年在写我的2020年终总结的时候,回过头去看时,其实我早已经养成了与其他人所不一样的生活习惯了,如今也开始了我的2021年的总结了。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020年读了15本书,2021年读了24本书,虽然不多,但养成每天看一会儿书读一会儿书的习惯让我不再沉迷于电子游戏和脑残剧,坚持过后才知道,其实并不难。而改变过后才知道,无聊的意义。
2
强迫自己思考所能收获的远远不止是阅读质量那么简单。
有人说“迷茫时读书,忙碌时运动,独处时思考”,用这句话来形容我这几年里的状态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在这几年里我经历了失败感情的窘迫、毕业即失业的窘境还有对未来的恐慌,跌跌撞撞的我义无反顾地奔向未知的世界,收获的却是一次又一次地失败打击,在年轻且迷茫的时期里,我与简书相遇了,这便是我们的第二个故事——读书与思考。
2018年和2019年没有坚持下去的读书目标在2020年和2021年里慢慢实现了。
从最初的一百字的日更都不知道该写什么的窘境到获得简书的日更王者徽章,从刚开始分享流水账的生活记录到逐渐成型有目标性的读书笔记,我经历了什么?
答案是读书的兴趣与思考的能力。
我原来以为读过的书就如同手里的沙一样,会随着时间的流动而成为过眼云烟,没想到我还记住了不少用来质疑人生的经典语录。在我的读书笔记里,有书本的内容解说,也有自我感悟的读书笔记,还有直接抄写的引人思考的经典语录,有时候仅仅是在复述书本的内容,有时候又是在转述书本的人物故事……
没有什么特殊的,也没有什么成就感,独有的是日渐增长的读书习惯和兴趣,还有对社会百态的质疑……
包括对我迷茫不安的内心的安慰和对选择困难的痛苦排解,这些都是了不起的收获。
3
将无效社交与阅读写作等时间交换,探寻自我内心的自由。
在疫情爆发、毕业即失业的那段时间里,我最害怕的就是看到别人上班收获工资而我高不成低不就没有去处只能家里蹲的手足无措,我不得不在别人的“读大学没有用”、“读书浪费钱”的议论声当中寻找着安慰自己的缝隙。
我联系我的朋友寻找门路,可我后来意识到,在疫情爆发的大环境下,每个人都过得异常辛苦,我只能找到与专业不对口暂时能够养活自己的工作,可我又与那些职场势利的同事们格格不入,过多的聚餐与社交让我一度陷入深深地自我怀疑中,难道这就是我想要过的生活吗?
每天早上七点起床,等公交转地铁,拎着早餐打响了八点的上班卡,像工厂的流水线那般做着不需要过多思考的重复动作完成了一整天的与专业无关的工作,下了班任由同事拉着聚餐吃饭,一整天都满满的,可这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啊。
那个时候我在简书上记录着流水账般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读书笔记,我的生活也像那般无趣,后来简书的创作者徽章引起了我的主意,我拒绝了那些无聊的社交时间,把它与阅读写作等价交换。
于是我与简书的第三个故事开始了——寻找内心的自由。
我沉浸在书里。
我开始变得安静。
我开始变得不在意别人的议论。
我开始拥有了质疑别人的想法。
我开始尝试无视别人眼神里的看不起。
我沉浸在我的世界里。
我依旧上班工作生活,但我不再与格格不入的同事们尴尬聊天,也不再去想“读书有没有用”这件事,我的心里变得异常平静,不再被别人的三言两语所束缚,这就够了。
4
我的2021年总结并不特殊,也没有什么成就,事业和感情还是一塌糊涂。
唯一与去年不一样的就是整个人变得平静许多,不是在职场上不争不抢,而是变得冷静,即使是遇事犹豫不决,但内心却不再慌乱,经历了许多失败,仿佛懂得了“尽人事,听天命”的道理。
我年纪轻轻的,并没有看破红尘,一切都在努力中,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