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回了一趟故乡,记忆中的罗家祠早已没了踪影。
它已经沉入水底,终生与水为伴了。
因为这地方修了水库,所有的地方全部被水淹了。
但是却淹不了记忆。
这地方是鄙人小时候上学的地方。
以前,罗家祠是罗氏家族的祠堂。
罗氏是客家人的一个大姓,罗家祠堂存在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现在却成了当地客家人的一个小学,但在鄙人心中还是留下非常恐怖的印象。
当地客家人都说,祠堂是一个非常邪性的地方,有许多鬼神。
传说,有一个女人曾经在罗家祠堂上吊自杀。
罗家山寨有一户人家死了丈夫,留下了一儿二女。
这户人家的家公家婆重男轻女,于是动员儿媳改嫁,并要她把两个女儿带走。
如果改嫁的是一户好人家也罢了,偏偏是邻寨一个年近六旬的眼瞎老汉。
这个老汉住在一个草棚里,吃了上顿没下顿,又懒又穷,并且脾气暴躁,儿媳自然不愿意。
公婆想出了一招,就是要罗族长出面,强令她改嫁。
罗族长本来不想管,但公婆送了许多礼,罗族长就笑眯眯答应了。
他来了公婆家,限儿媳三天内搬出山寨。
族长是家族说一不二的人物,他的话不听也得听。
儿媳虽然痛哭流涕,但迫于压力,她还是答应了。
到了第三天的晚上,谁也没料到的事发生了。
这个儿媳竟然偷偷摸摸跑到罗家祠堂,吊死在大门上。
这个事非常轰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流逝,各种说法开始流传开来。
有人说,这个人现在成了一个女鬼,夜晚经常在祠堂四处游荡,专门找小孩下手,把他吃掉,或者杀死。
还有人说,他不仅杀小孩,也杀大人,有时还会把鬼魂寄托在大人身上,让他带回家,残害家人。
这样的说法很多,我们听了都非常害怕。
但乡里还是把学校设在罗家祠堂,不去也得去。
我们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
其实,真正去了这地方,从外面来看也不害怕,尤其是白天的时候。
学校是在坑口街尾处,还要走上三百米左右的路。
这路有几户人家,右边是稻田,然后是一条大河。
罗家祠就在最后处,过去了就是深山老林了。
罗家祠外面看虽然不是很害怕,但里面十分的空旷,大厅竟有十几米高。
里面有一个天井,与天空相连,下雨时,天上雷声滚滚,天井上也是劈劈啪拍打得山响。
这个声音会在祠堂里产生强烈的回声,似乎有人在某处说话。
如果阳光充足,强烈的光线照射下来,大厅内会很明亮,但其它地方就会很阴暗,有点阴沉沉的味道。
开始有点害怕,当走进的时候,我看到里面有一百多同学在沸腾,害怕立即丢弃一边,欢天喜地进了教室。
其实,鄙人还是非常喜欢读书的。
还不识字的时候,就喜欢看图画,觉得这些图画非常的有趣。
进了学堂,认得几个字,又对小人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那时候,我们的小学课本相对简单。
第一课就是某某万岁,五个字。
第二课是某某党万岁,七个字。
第三课是某某国万岁,九个字。
这样的课文读起并不费劲,但抄起来似乎很难,尤其是这个国字,我抄了十几遍,始终不像。
老师很生气,说,你这么笨呢?
或许不是这个原因,总之,是什么原因我不记得了,但结果我被留了下来。
同学们都回家了,就我一个人在学校里。
我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教室里。
老师们在学校,但都在自己的房间里,教室里就我一个人。
天渐渐地暗淡下来,外面的风也刮起来了,树枝在乱晃动,并且有声音,悉悉索索,似乎有不明动物。
我的心开始紧张起来,注视着窗外。
但窗外光线暗淡,似乎有许多人影。
它们是不是鬼魂呢?
我想一定是的。
鬼魂是非常可怕。
我们小孩子玩游戏的时候,总喜欢扮着鬼脸,然后对着人笑。
因为是扭曲着脸,呲牙咧嘴,嘴里还发出"啊,啊"的声音,一副鬼的模样。
自然,大家吓得啊啊直叫,四处逃散,虽然知道是同伴,并不伤人,但还是装出一副害怕的样子。
在尖叫声中,释放出快乐。
但是眼下这个却不是。
在我的认知里,它们就是真实存在的鬼魂。
我倏地想起了我的头顶上面。
吊死鬼会不会在上面?
我抬起了头,顿时吓魂飞魄散。
上面分明是一个人啊。
它还在转动。
我的四周似乎也有不明声音,在渐渐向我靠拢。
我顿时吓得嚎啕大哭起来。
我的声音惊动了老师。
他闯了进来,问道:"你哭什么哭呀?"
奇怪的事发生了。
老师进来了,周围的声音没有了。
上面的吊死鬼不见了踪影,只有电风扇在上面转动。
我估计是我的心里在起作用,没人的时候,疑神疑鬼。
人来了,这一切自然消失了。
有这次惨重的教训,以后我写字就老实许多,再也没有发生留校的事了。
但对这个罗家祠还是充满了敬畏之心。
其实,罗家祠在没办学的时候,还是荒废了许多年。
大家说,里面的阴气很重,晚上会有不明动物和声音。
当然,生产队开大会的时候,社员们还是会来到这地方,有时表演节目,或者开批斗会,也会派上用场,但是始终无人居住。
这些活动也是白天进行,天黑的时候,大家都会散去。
作为存在上千年的家族祠堂,里面会有许多是是非非。
即使成了学校,故事也不会散去,在大家的心中留存下来,成为永不抹去的记忆。
罗家祠是茶陵客家留存时间最长的祠堂,见证了客家一代又一代人的变迁,由此,也有许多客家人才从这个祠堂走了出去。
他们都成了时代的见证者和创造者,也在书写客家人新的传奇。
(李苏章原创,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