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针学针札记(14):颈项、肩、腰经络同气

很多人不注意生活方式,颈肩腰腿疼的现象比较多见。

颈项同气怎么找?根据三焦同气原理,颈项的同气点一般在腕踝上。

颈项风府穴至大椎穴是督脉循行区域,在手为后溪穴,在足为申脉穴。

天柱穴至大杼穴是太阳经循行区域,在手为阳谷穴,在足为昆仑穴。

风池穴、翳风穴至肩井穴是少阳经循行区域,在手为阳池穴,在足为丘墟穴。

人迎穴至缺盆穴是阳明经循行区域,在手为阳溪穴,在足为解溪穴。

廉泉穴至天突穴是任脉循行区域,在手为列缺穴,在足为照海穴。

以上这些就是颈项体表经络同气的对应关系。从脖子正后向两侧覆盖到前面,分别就是督脉、太阳经、少阳经、阳明经和任脉。

太阴、少阴、厥阴三条阴经,在颈项内里循行,辨证时应充分考虑。比如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等症状,就要一并考虑少阴、太阴等经络同气。

颈项看上去就像一个“线圈”,竖的是经,横的是络,同气对应在腕踝,这样联系起来,用久了就会成为自然反应。

由颈项往躯干延伸,就是肩部经络同气。肩部经络同气包括三阴三阳六条经络同气,也包括整个背部上焦区域。

按照三焦同气法则,肩部的经络同气,一般应该在胯部求,但是膝盖以上禁针,倒换到腕踝求同气。

从后背来看,也就是从至阳穴至大椎穴之间的区域,包括整个肩胛部分,都是属于太阳经分布区域,在手为支正穴,在足为跗阳穴。

肩髃穴附近不适,属于阳明经循行区域,在手为偏历穴,在足为下巨虚穴。

在阳明和太阳之间的区域,也就是肩髎穴附近,这里就是少阳经循行区域,在手为外关穴,在足为悬钟穴。这是三条阳经大致的同气对应。

三条阴经分布在肩前和腋下。肩前云门穴、中府穴附近是太阴经循行区域,在手为经渠穴,在足为三阴交穴。腋前大筋附近为厥阴经循行区域,在手为内关穴,在足为三阴交穴。腋下部分为少阴经,在手为通里穴,在足为三阴交穴。

肩的上面、后面为阳,布有三条阳经;肩的前侧、下侧为阴,布有三条阴经,这样来记,就不会把这些经络的分布搞错。

腰部的经络同气就简单一些,从肩胛下角以下,都可以看作是腰的范围,一般都在太阳经及督脉上求同气。

腰是中焦,所以在手为肘部小海穴,在足为膝部委中穴。在两侧肋下区域,少阳经循行此区域,前肋和后肋的不适症状,也可以通过少阳同气来解决。

讲颈项、肩、腰的同气对应关系,其实是在重复前面经络同气的对应关系。用的时候重在变通,所谓规范在手,万化由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需要原文档(因文体限制,部分表格无法呈现)请联系QQ1769090563 本文由中医仲景协会整理收集 《内经选...
    陶墨阅读 34,848评论 0 33
  • 教你快速记住人体12条经络(最全经络知识) 2016-03-26 18:13阅读:114,338 X 学经络快速入...
    xsd88阅读 9,778评论 4 67
  • 第一部分:概论 从脏腑和经络角度来看,疾病可分为脏腑病和经络病,针灸治病应采用脏腑辩证和经络辩证法,其中脏腑病采取...
    de7c69bfb64b阅读 3,200评论 0 7
  • 经络 中医上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学也是人体针灸和按摩的基...
    code_w阅读 3,681评论 0 10
  • “上啊,坦克上啊,法师大呢,大他啊……”郑浩正在房间里打着最近最流行的手游王者荣耀,“呼,终于赢了,差点...
    我是大坑阅读 2,573评论 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