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作者:唐佳彤
“死亡爬行”这是一部励志短片,可能每一部励志片都是差不多的内容。可是你不管看多少遍,都会被它感动,仿佛自己就是主人公,身陷其中。就是这样,感觉忽然有一阵力量推着你向前,前方的路毫无障碍,天空一片晴朗,你就是自己的盖世英雄,自己世界的设计师,将你的小小世界变成你脑海里的那个美丽的小小宇宙。小的时候什么也不懂,天天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压力,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也有可能是被保护地太好了的缘故,没有什么烦恼,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想要快快长大,变成当时自己心目中最期待的样子。看电影从不会哭,也不知道电影里和旁边的人都红着眼眶。觉得所有的困难都不需要烦恼。每天的日子简单,但也快乐。有什么想法都直白地表达出来,所有的想法都在表面上显现出来。长大了,想的东西也多了起来,要开始学着自己照顾自己,自己处理人际关系了。“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所有的苦难都要学会自己处理,自己给自己力量。压力再大、再累、再苦,也要坚持下去,人生不是一帆风顺,总有大起大落和波折。看电影能落泪并非是因为电影多感人,有时候无非是想到了自己。总有一些晚上,一个人哭到无法自拔,但也依旧握紧拳头,告诉自己要向着目标不断努力,只要努力坚持,总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而非烟尘人间!”跨过星河,迈向月亮,去迎接更好的自己!人间的一切都值得我们前进!
二
作者: 刘心语
人在这一生中会有多少次接近成功,却在最后一刻说“我累了”而放开手。犹如亿万星辰不可及,但为什么会在最后一刻放弃了?
一部短短的视频,讲述的故事名为“死亡爬行”,是真的在死亡边缘爬行吗?并不见得。主人公所在的球队濒临解算,队员们面对日常训练也置之不理,随意应付。球队的教练让主人公再尝试一次训练,与之前不同的是他遮住了主人公的双眼。为什么呢?因为这样才会使人看不见已前进的路程,从而激发出自己最大的潜力。
一步又一步的爬行,身上还要背着另一位队员,足足160磅。在走向终点的途中,痛苦一步步侵蚀着主人公的身体,他的脸上尽是痛苦不堪。教练一声声地:“加油”、“最后几步了”响彻耳畔。主人公有停下来,但他却没有放下膝盖,放弃爬行,五步、四步……终于,他停了下来。
“抱歉,教练……”主人公只说了这一句话,他迟迟未摘下眼罩,“可你已到达边界了。”主人公不可思议地摘掉眼罩。是呀,他背着160磅的队友,以爬行横跨整个足球场,他用行动点燃了其他队友的信心。
下一个是谁?
视频到这儿结束了,没有人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大的能量,又能完成什么事。在向成功迈进的途中,要迈过一个又一个的坎,往往越接近成功,疼痛和压力会更侵蚀自己,但若克服它,便是雨过天晴,迎来一抹彩虹。
疼痛会伴随着成长,但请别放弃前进。
三
作者 李雨洁
时光总是匆匆,快得让我们无法察觉。转眼间,我已从初一时刚入学的迷茫女孩成为了正式的初二学生了。一路走来少不了成长中的风雨,少不了大家对我的鼓励和支持。
在“死亡爬行”中,主角被蒙上眼睛爬行时,能感受到的只有教练对他的鼓励和鞭策,其他无论是路途的遥远还是同伴的嘲笑,统统抛诸脑后,在完成爬行后才发现自己已经走完不知多少的艰难坎坷。这部短片,再加上“随笔”这个概念,一个模糊的身影似乎在我脑中浮现。
在她刚刚接手我们的时候,我们都还是一群四年级的毛头小子,连暑假作业都不肯好好完成,认为暑假作业就和暑假一同过去了。谁知刚开学,暑假作业的完成情况就被认认真真的检查了一遍,导致大部分人的开学第一周是在补作业中度过。从此,班主任的形象和语文老师的身份深深地镌刻在我们的脑海中。为了更好的督促我们,她设立了严格的奖惩制度,纠正我们的坏习惯。例如“吃一堑长一智”抄课文,在所有同学休息的时候奋笔疾书的感觉可别有一番风味。但也是这样的经历治好了我经常忘记带上课用品的毛病。除此之外,她还引入了“随笔”这一概念。我们开始尝试着写随笔,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虽然那时的语言都还很稚嫩,少不了幼稚的比喻和笨拙的描写,但一字一句中都饱含着认真。那一沓作文本,仍然安静的沉睡在书桌的一角。
就像死亡爬行中的教练不断鞭策中也带着鼓励一样,我们那时的语文老师也是如此。她收集了我们每个人中最优秀的一篇作文,制成了一本独一无二的毕业纪念册。正如它的名字“繁星点点”,我相信在我们的每个人心中,它也如夜空中闪耀的繁星,是我们共同的回忆。
现在回首看来,每周两次坚持写的随笔已经有了十几本,顽固的老毛病也改去了不少。感谢那年,感谢那些逼着我向前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