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地平线》
西方人想象中的香格里拉,东方人想象中的桃花源;西方人想象中的理想国,东方人想象中的乌托邦。
这本书的剧情其实非常简单,香格里拉的人精心设下一个局,把康韦、马林森等四个西方人带到卡拉卡尔雪山山麓蓝月谷,大喇嘛把康韦看做他的接班人。蓝月谷的平民设定就是《桃花源记》的翻版,而藏族庙宇、大喇嘛、不老、中庸等等设定则满足了西方人对神秘东方的所有幻想。
康韦被塑造成一个近乎玛丽苏式的人物,他身上有种“中庸”特质,这种特质使得大喇嘛把他选为接班人。康韦是个很淡薄,甚至淡漠的人,他的确是个稳重能成事的中年男人,但他的心态早已老去。他之所以这么快地适应蓝月谷,是因为他真的就和张先生、大喇嘛一样——有着不年老也不再年轻的脸和早已老去洞穿一切的心。看书的时候,我一直没有明白为什么稳重的康韦会特别喜欢冲动轻浮的马林森,但现在我似乎明白了。康韦其实是羡慕马林森的,羡慕他的年轻与冲劲,羡慕他对蓝月谷的不妥协与反叛,羡慕他对洛岑毫不掩饰的好感。同样是喜欢,马林森敢于追求,而康韦只是沉默的欣赏着。
洛岑,蓝月谷中神秘的满族姑娘,她日复一日地在庙宇深处弹奏肖邦不为人知的音乐,永远是一个冷冰冰的、秀美的形象。在蓝月谷,她的容颜定格在17岁,一旦离开,她就会迅速老去。她的存在像是蓝月谷的缩影——只能存在于香格里拉,离开了这儿,出现在世俗面前,就不复存在。
但故事的最后,洛岑义无反顾地跟着马林森离开蓝月谷,康韦也做出决定离开。如果马林森还在,他真的能接受老去的洛岑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进入蓝月谷时,洛岑失去了她的新郎,离开蓝月谷时,她感受到人生的美妙。那感觉美好得,舍弃年轻的容颜、加速地死去也义无反顾。洛岑离开蓝月谷,是因为她的香格里拉被带走了啊。
我很庆幸当初去云南没有去香格里拉,我只愿它存在于我的想象中。香格里拉一旦被落实化,它存在的意义也就消失了。那个有关蓝月谷的终极梦想永远实现不了,因为没有人能达到终极。没有人能真正找到香格里拉,因为它只存在于相信的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