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题记
颜渊死了,孔子的学生们想要很丰厚地埋葬他。孔子道:“不可以。”学生们仍然很丰厚地埋葬了他。孔子道:“颜回呀,你看待我好像看待父亲,我却不能够像对待儿子一般地看待你。这不是我的主意呀,是你那班同学干的呀。”
在葬礼的薄与厚中,孔子和弟子们产生了分歧。孔子坚持薄葬,同学们坚持厚葬。
其实不管是薄还是厚,都是因为对颜回的爱。
孔子坚持薄葬,一是根据礼制而来,作为一个平民,不宜厚葬。二是因为颜回本身就是一个守礼又不在乎物质的人,薄也应该是他本人的意愿。
同学们坚持厚葬,一是颜回的德行和学识深受同学们的尊敬。二是因为颜回英年早逝,同学们都觉得实在惋惜,厚葬一点也算是点慰藉吧,不管是对颜回还是对颜回的家人。
最终,孔子没有拗得过学生们,还是选择了厚葬。
厚葬了颜回,同学们觉得对得起他,但是孔子却觉得对不起他。
活着的时候,颜回看待孔子如父,可是死了,他却没能替他守住父子般的情分。因为自己的儿子孔鲤死时就是薄葬,孔子终是没能替颜回守住最后的礼,也没能守住最后的父子情。
只是,不管薄还是厚,都是对颜回的爱。由此也可以感受到颜回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他,孔子选择向弟子妥协,弟子选择忤逆了师傅。
文字:爱吾爱
图片:爱吾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