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能力 精识别 优选用 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各民族干部队伍

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为政之要,唯在得人”。要下大力气抓好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推动广大干部既敢闯敢干又善作善成。要在培苗铸魂强根基、精准识人树导向、选贤任能聚合力上下足功夫,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各民族干部队伍。

搭建成长“摇篮”,增强服务发展能力。“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要以理论武装铸魂,持续推进“精品课程开发计划”“名师培养计划”,科学设置“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从严治党”等专题理论课程,探索“红色短剧”“党史盲盒”“理论快闪”等“铸魂”“补钙”新形式,创新领题调研、项目驱动、红色基地践学等学习机制,推动党员干部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要以教育培训强基,通过“征求—整理—再征求”开展“问需”调研,分层分类制定培训计划,针对性实施“一把手”能力素养提升工程、新时代干部现代化能力建设提升工程、优秀年轻干部“拔萃”工程等,统筹资源办好中青年干部进修班、年轻干部素质提升班等培训班次,组织开展招商引资、科技创新、现代金融等“急需缺”专业培训,着力培育事业发展需要的行家里手。要以实践锻炼聚能,聚焦产业发展和基层治理主战场,构建“跨域交流+专班攻坚+导师帮带”培养链,采取任职、挂职、驻村、结对帮扶等形式,安排干部到信访维稳、巡视巡察、乡村振兴等一线战场“浴火淬炼”,全方位提升干部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击能力。

擦亮识别“慧眼”,提高知事识人精度。“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审举,审举在核真。”用人得当,首在知事识人。要考准考实政治素质,按照“有重点、差异化、可对照”的思路,建立机各领域层级干部表现“正面清单+负面清单”,把“考场”延伸到改革发展、维护稳定、服务群众一线,常态开展“政治素质专项体检”,让政治标准贯穿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和干部成长全周期。要精准掌握日常表现,构建领导干部“担当指数”量化评价体系,优化“专项考察+一线考察+适岗能力考察+联审考察”考察形式,建立干部信息共享、“无任用推荐谈话”等机制,利用平时考核、干部交接、审计巡察等契机,近距离、常态化了解干部近期情况,掌握干部八小时内外“活情况”。要优化考核评价机制,突出差异化、精准化、科学化的考核导向,紧扣基层党组织建设、体制机制改革、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采取“共性指标+个性指标+加减分”指标体系,全方位分析个人贡献与集体作用、增长速度与质量效益等情况,真正实现绩由事考、人以绩论的良性循环。

拓宽选用“赛道”,汇聚干事创业合力。“尚贤者,政之本也。”选人用人问题是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问题。要坚持以事择人,大力开展“双招双引”、科技金融、国企园区等专题干部调研,强化综合分析研判,加强领导班子功能和结构分析,为选优配强班子提出最优方案,切实选优配强事业发展的主力军。要抓好后继有人,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动态管理各年龄段、各专业各领域年轻干部储备库,注重源头储备、梯次培养,实施“青蓝相继·导师帮带”行动,为年轻干部配备政治导师、业务导师,开展年轻干部“压担子促成长”计划,立足专门化、专业化、精细化重点领域需求,让优秀年轻干部在重要部门、关键岗位动态选派、加速成才。要推动全面发展,加强“跨部门、跨领域”交流,定期摸排岗位编制空缺情况,划定专业性、技术性强的岗位,实施专业岗位练兵行动,引导交流干部在经济管理、城建规划、财政金融、现代农业等专业领域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干事创业,推动盘活“专业池”用好“专业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