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种人
用他们自己认为“我关心你,我对你好”的模式“关心你”“对你好”。
为此,你必须得感激涕零,你必须不考虑自己是否真的接纳和需要那种“关心”,你必须演一场内心和外在戏迎合对方。
否则,你就成了他们眼中和即将被口口相传的十恶不赦、不识好歹、不懂感恩的罪人。
怎么样,以上,熟悉吧?
私以为:【好心好意】与【会带来好结果的行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东西。只有好意而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会非常让人反感,无论这样做的是亲人、朋友还是陌生人。
主观意向和客观影响是两码事,A爱吃榴莲不等于别人也爱吃榴莲,所谓的好心办坏事吧。
愚昧而顽固的人的善良与好意,往往算不上善良好意。
以下这两个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过
【故事一】
海边住着一对夫妻,他们打渔为生。
丈夫喜欢吃鱼头,妻子喜欢吃鱼尾。
于是,每次吃鱼,丈夫总是【把自己喜欢吃的鱼头放到妻子碗里】,自己吃鱼尾。而妻子不忍辜负,每次都装作爱吃鱼头,很满足的样子。
有一天,妻子病重,最后说:让我吃一次鱼尾吧,我最爱吃鱼尾,但是我知道你爱吃,所以每次把你不吃的鱼头吃的很满足,现在我时间不长了,我想再吃一次鱼尾。
丈夫泪流满面,他才是爱吃鱼头的人,却总以为对方也爱吃。
【故事二】是小小说【麦其的礼物】
家里很穷,妻子买不起礼物,只好卖了自己最心爱的头发,给丈夫买了怀表的表链。因为她知道丈夫最喜欢那只怀表。丈夫也没钱买礼物,只好卖了最心爱的怀表,给妻子买了一把梳子。他也知道妻子最爱自己那一头秀发。结果就这样,丈夫卖了怀表却收到了怀表链,妻子没了头发却收到了一把梳子。但是他们都感到了幸福。
两个故事有个共同点,就是都有人为对方做出了牺牲。
故事一中,丈夫为了妻子把自己最爱吃的鱼头给妻子吃。
故事二中,彼此为对方卖掉了自己最心爱的东西。
差别在哪?
故事一中,丈夫给妻子吃【自己最爱吃】的鱼头。
而故事二中,丈夫给妻子的是【对方最想要】的梳子。
就这么一丁点的差距。
每个人都是以自己为中心。大部分人都认为只要把他爱的东西给你,他做出牺牲,就表示他爱你了。至于你需要什么,也许他并不care。也就是说,根本不在意你需要什么,但是,他却认为他是关心你的。
这种关心,说白了就是自私啊
——你想追求一个女孩,任何场合都围着她嘘寒问暖,关心备至,全天下人都知道你喜欢她。却不管这种行为可能对她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搞得好像不跟你在一起就对不起你似的。
——你自己小时候的梦想是当个老师,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当成,所以强迫小孩去念师范,完成自己的梦想。却不管小孩是否对师范感兴趣,想不想做老师。
——这鸡腿好吃,吃,这青菜好吃,吃,这牛肉好吃,吃。你自己爱吃XXX,就拼命给别人夹菜,然而躺在床上失眠到三点胃里面还翻江倒海的滋味又不是给你夹菜的人体验。问题是别人并不想吃,当别人说出意愿,居然夹菜者就不高兴了。
大多数人不懂什么叫“对人好”。以为对人好是一种态度。其实,它同样是一种能力。
那么,到底怎样才是有意义的对别人好?
【用对方需要的方式对TA好】
【用对方需要的方式对TA好】
【用对方需要的方式对TA好】
以自我为出发点,用自以为是的方式对别人好,几乎是一切悲剧的根源。
想要真正得对人好,请首先静下心来想一想,对方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安抚Ta心中的野兽,欣赏Ta脑中的梦想。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Ta好”
文末一句:不是善解人意、对情绪非常敏感透彻的人,还是不要动不动就去关心和对别人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