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和母校合完最后一张影,我们一行六人到了西安,开启了梦想中的“大都市”生活。
我们投靠的是一位学姐,她在北大街上班,住在北关的联志村,那里的房子又老又破旧,我真的难以想象,她一个女孩子是如何独自住在这里的。
她住的房子门是压缩木板做的,中间还有两道大裂缝,板子中间压的纸板就那么散落在裂缝中,那道门削薄的小孩用脚都能踢开。
学姐说这家比别人家每月要便宜30元,这样可以省出半个月的公交车费了。这个房子我估计是整个村子最破旧的一家了,可能是因为听说要拆了吧,也就懒得管了,有人租了,收点租金,没人租就算了。
我们也没有别的好去处,就只好在她隔壁住了下来。
安顿好之后,我们开始四处找工作,因为没有工作经验,我们四处碰壁。
后来好不容易找到做保健品业务代表的工作,工资也不高,没有业绩也就只能拿到400元每个月的基本工资。
一个同学感觉天天在外面跑太辛苦,学姐便托人给她找了份药店的工作,工资待遇挺好的。但是药店必须是医学相关专业毕业的,无奈只能放弃。
没过多久,她实在难以忍受这种生活,就回了老家,后来,他们都因为受不了这个苦,相继各自回了老家,我也搬去沙井村堂姐那里,学姐因为对象在杨凌也就搬走了。
那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搬家,同学当时没有带走的一些东西也留给了我,东西真的不少,都是能用到的,也就舍不得扔掉。
幸亏那天堂姐带了同事一起来帮忙,我们乱七八糟地装了三大包,一人拖着一个大尼龙袋子去挤公交车,因为从联志村到沙井村,打出租车估计至少需要七八十元,我们也负担不起这个车费。
从联志村到沙井村有一趟506路,是小中巴,大行李不让上,最后只能到北大街倒205路,我们跟逃难的难民似的,追着车跑,拼命往上挤,司机最讨厌大件行李的乘客,嘴里嘟嘟囔囔的,但是最终还是让我们上了车,也没有另外收取我们的行李费,至今想想还是挺感激人家。
堂姐的房东人挺好,喜欢打麻将。
房东阿姨老公过世得早,两个儿子也到了该上班的年龄,小儿子好像在网吧上班,大儿子成天在家玩,晚上游戏,白天睡觉,房东阿姨经常会做好饭菜送上楼来。
这孩子特别地叛逆,大半夜经常会带些狐朋狗友地在家狂欢,摇滚乐,游戏声,搞得整个院子震耳欲聋的,任凭阿姨在屋外怎么叫,怎么制止,他就是懒得理会,每次都见阿姨独自偷偷地抹泪。
因为严重影响租户休息,阿姨只能不停地向大家致歉。
她的小儿子很懂事,经常会帮阿姨买菜,做饭,偶尔也会看见母子俩去逛街。
所谓“一物降一物”说的可能就是房东阿姨的大儿子吧。
某天下班回来,房东家里多了个女孩子,高挑的身材,白皙的皮肤,入时而适宜的打扮,让人看起来很舒服。
她是房东家大儿子的女朋友,她的到来,让这个院子恢复了曾经的安静。
大家都很感激这个女孩的到来,但是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那个周末的清晨。
那天下着小雪,外面很冷,因为是周末,十点了,我还在温暖的被窝里不愿意起床。
随着一阵吵杂声,我跳下床,从窗户看出去,大概是房东家的老大和女朋友在吵架,房东阿姨不停地抹眼泪。
“你如果再这样无所事事,只知道玩游戏,不去上班,我断然是不可能跟你在一起,你也靠不了一辈子,你家的房子有一天也要拆……”
原来是姑娘嫌房东儿子不上班啊!
姑娘刚来的时候,有些租户觉得这个外地女孩就是为了房东家的条件。不然怎么跟着这么个不务正业的男孩子,现在,可能要对这姑娘另眼相看了。
总之那天吵了很久,下午女孩拉着行李走了,房东送了一路。
从那以后,我们也再也没有听到摇滚音乐,也没有听到游戏声音。
第二年春天的时候,我在门口看见房东的儿子和那姑娘手挽着手一起回来了。
第二天我在门口看见房东和四楼的阿姨坐门口聊天。
我听见房东说:“现在总算有一个人可以管住我那个不争气的大儿子 ,能把他带上正道,我也总算能跟他们死去的父亲一个交代了……”
原来,小房东戒掉了游戏,由在商场做经理的女朋友安排去商场上班了。
后来听我堂哥说他们家的租户有的都住了十几年了,一路看着这孩子长大,从小就各种调皮,房东阿姨一天不是给人家赔礼道歉,就是给人家出医药费。
原来如此,大家不得不佩服这个小女子的厉害之处。整个夏天,我都没有怎么见过小房东,房东阿姨也不再成天坐在麻将桌旁。
听房东说她儿子做了店长助理,也不再沉迷于游戏了,她希望儿子能尽早结婚,如此优秀的好儿媳妇太难遇到。
人就是这么现实,记得小房东刚带女孩回来的时候,经常听见房东阿姨跟隔壁的房东说儿子不该找个外地的女孩子,还是农村的。
现在呢,人家解救了她儿子,她现在上赶着人家,生怕女孩不要她儿子了。
2008年初,堂姐要回老家结婚,我也因为工作调动,不得不从那里搬走。
出来找房子我才知道,房东家的房子比别人家每个月要低30元,而且还不另外收取水费。
后来,我又住过丁白村,鱼化寨。只是,房东都是按人头收取水费,房租也越来越高。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中村也越拆越少了……
再后来,有一次我和先生去鱼化寨附近办事,先生指着一大片高楼大厦问我,知道是哪里吗?我摇摇头。先生笑了,告诉我这是曾经住过的鱼化寨。
曾经一天都要走很多次的村子,现在居然都不认识了。
再也看不见曾经在人群里来回穿梭的蹦蹦车,车挤,人也在挤,司机不停地把喇叭按得“滴滴……”响,小商小贩的吆喝声。
城市不断地在发展,曾经的繁华,渐行渐远,曾经那些来回辗转的折腾是生命里最重要的经历和历练,永远挥之不去。
齐帆齐商学院书评变现私教课第(二十)篇,第四次主题打卡,2132字,累计2933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