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2(对当前几个HR热点的思考)2023-05-06

依据聊天的特点,怼天怼地怼老板之后,当然要怼自身了,我继续谈一下自己对当前几个HR热点的思考,肯定会有失偏颇,仅是一家之言,就当娱乐。

1)三支柱:很多公司都在招聘HRBP,但是三支柱,它是一个整体,如果我们拿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地方【医院】来比喻的话,那么HRBP是门诊部(或者急诊部)、SSC是住院部,COE就是各类主任教授。门诊需要什么能力,住院需要什么能力,主任教授需要什么能力?再看看我们现在很多企业招聘的这些职位,可能达不到大卫●尤里奇的设想吧?我们单独搞个门诊,那些需要长期投入和需要研究的问题不处理了?

2)各类工具、理念培训:任何一个工具【理念】的应用,都需要有前置条件,类似于如果你要读硕士,那么必须本科毕业或者专科毕业三年以上,如果跨专业,可能还会有其他的补充要求。那么,我们凭什么认为,一个别的企业用的很好的工具,到我们企业就能很好应用,我们做过应用评估没有?

3)战略共创:现在很多学习了引导师技能【或者催化师】的,参加了几个类似的课程的演练,就用自己过往平台的背书,开始帮助别的企业进行战略共创,坦白说,从我个人认知角度,战略如果能共创出来,那世界上就不会有伟大公司的出现;因为,在战略共创之前,一定有一个基本的工作,对市场的洞察,我们很多的企业其实是缺失的,而这恰恰是战略的核心。并且,很多人在自己的企业可能从来也没有机会接触战略,那么,他怎么能理解战略是如何在共创中产生的?

4)优化:或者叫创新。可能是我们近代不论在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上都有所缺失吧,同时可能是我们的民族自信吧,我们在还没有了解管理基础的前提下,就开始了对管理科学的改造,层出不行的“第一人”、“原创”、“首发”、“模型”、“新名词”等,往往深入研究,就发现是从某地衍生、某个模型优化、或者干脆汉化,我们在进行“拿来主义”的时候,是不是忘记了一件事,搞清楚基础理论逻辑?

5)贴近业务:有N多企业都在学习华为的贴近业务,这里我们要问一个问题,我们的企业有多少HR是业务出身?我还有个疑问,如果HR擅长业务,那么业务部门存在的价值是什么?还有一个投入问题,就是我们能用付给业务的薪酬给HR吗?如果这三个问题,都是一个肯定的No,这些大谈这点的大咖如何应对这个挑战。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质量管理最后变成了贯标管理(9000、14000、18000、16949......),按照我们国内玩人力资源的趋势,是不是某天我们也会把人力资源搞成贯标模式,让这个专业彻底失去真正的价值。

在“炸掉人力资源部”之后,虽然拉姆●查兰后来补充说,未来人力资源可以发挥更重要价值的时代。但人力资源不等于人力资源管理。《识人用人:像管理资金一样管理人》中提到:“我们希望大家认识到,如果 CHRO 能够真正懂业务,具备商业头脑,且在公司财务及组织人才方面有深刻的洞见,那么他们完全可以像CFO 那样成为 CEO 的伙伴,也能帮助 CEO 做出正确的决策,帮助企业创造价值。这样的转变,在当今时代是非常必要的。”拉姆●查兰实际上提出了解决方案,但是我们是如何理解的?

有点乱,只是对自己近期碰到的几个热词的自问自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