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的路和下山的路其实是一条路。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演讲


人类历史有起有伏。

古希腊哲学家说

上山的路和下山的路其实是一条路。

我们需要提升的是自己的认知。对生命,对人类,对社会的认知。

《人类简史》这本书里面说

人类历史发展最需要的三种力量:知识、工具、认知

有一种文明是晚上不看不见星星就睡不着。

世界发展了。让我们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一切“触手可及”。可以用一种贯通的目光去看待世界。

中国前后三代艰苦跋涉,才走到今天这一步。

农业化到工业化到我们现在年轻人应该进入再创造阶段,思维方式,人与人的情感连接,价值观

年青一代,正准备攀登第三座山。

第一座山,民族独立

第二座山,经济发展

第三座山,文化再造

体验,沉淀,收获。但是全新的时代没有经验,这也应该是一个伟大的探索时代。凿壁通西域。最后到达一个伟大的生活时代。

从经济建设走向人的建设。

年青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现在中国的第一代人!

同时追求国家的富强和个人的人生自由幸福。

时代性的伟大转变:从经济建设走向人的建设

从“活着“走向“活法”

从纵向单一的“差别”走向横向多元的“差异”


我是谁?我去哪里?我怎么去?


亚里士多德说,人有三个灵魂,

一个是植物的灵魂(需要营养,需要生存,)

一个是动物的灵魂(有感觉,有追逐,有对世界的感知,会移动,会寻找。)

还有一个是精神的灵魂(有原则,有价值观,有判断,有寻找。能无中生有,能无中有无)

植物界二十七八万种植物。动物界一百四五十万种动物。人应该是更多种。而不是被复制。应该独一无二。

现在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从垂直的封建社会追求人上人到现在的横向发展,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出发点,在相反里达到相乘。在差异里面获得丰富

给别人提供他不知道的,别人无法替代的,价值!

这个时代需要我们有新的价值落点。

∏派不只是3.14。

人类最大的自由,每个人个性化的差异,就在这3.14之后。而我们以往都活在类同化里面。

迷茫,这个想要,那个也想要。太累,人不能同时踏入两条河流。

听一听发自内心的一致的真诚的选择。

克服困境是一个历练的过程。

现实社会里面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减少自己的欲望。沉淀做一些新鲜事儿。给社会做加法。

找到喜欢的那件事儿,而这件事又跟社会发展相联系,给时代带来价值。

孟子曰,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灌满河流沟沟坎坎的过程就是沉淀。才能一往无前。我们今天不要跑的太快。要跟乌龟比慢停一停。

钟杨教授说人生为一件大事而来。

以前说干一行爱一行。现在应该爱一行干一行。不要被诗和远方泄气内心真的有诗和远方去做才行。

整个国民水平学历的提升,但并没有解决“我不认识自己”这个问题

走过农业时代,工业时代,身上的文化因子一层又一层。都没有理解我是谁。

学习不够,经验不够,现代的积累不够。我们是自己的陌生人。创意没有释放出来。

我们可以创造节日,倡议每年9月1号为学习节。

今天不是三人行,必有我师。而应该是众人行,互相为师。

对未来的乐观主义,每个人自己创造独特的过程。

我们没有现成的答案,但是我们有探索的信心。

创造伟大的新型社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