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你问我答:
图片发自简书App
和孩子交流,我需要用孩子的角色吗?做到角色相同,平等交流?
首先感谢这位妈妈的问题,从你的问题中可以看出,你一定是一个非常热爱思考的妈妈,而且在和孩子的日常交流里,会充分关注孩子给予尊重,甚至已经注意到了细节,我们究竟是角色的感同身受,还仅仅是思维上的理解和尊重,先为这位走心的妈妈点个赞。
其实无论是正面管教的育儿体系,还是PET的父母效能育儿方法,在父母和孩子的相处中,尊重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一个前提,而且尊重的对象不光是对孩子,也要涉及大人以及当下的情境。
其实我们无论是站在大人的角色还是孩子的角色,家长需要做的是把自己当做一个可以容纳孩子任何情绪的容器,去充分感受和无条件的接纳小家伙那会儿的情绪涌动。伤心沮丧,还是落寞失望,亦或开心兴奋?……
如果只是以孩子的同等角色去面对另一个孩子,那么我们之间可以保持单纯而友好的友情,但是在情绪的接纳方面似乎就会少了一份包容。
毕竟作为孩子,他的情绪管控能力,到25岁时才趋于成熟。两个同样任性抓狂的小伙伴,如果遇到了情绪上的冲突,那该如何解决?
所以,面对孩子,这时大人要既可以跳脱出来,随时作为容器来接纳,又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受他的所思所想,你只是去感受、去倾听、去触碰那份他周身覆盖的能量场,而不是仅给出建议、说教或希望。
如此,大人作为孩子人生途中引领者的角色,就像一节收缩自如的橡皮筋,不仅仅在角色上充分同理,而且在感情上无限包容,给予爱和接纳,这或许才是孩子最想要的玩伴。
此处推荐《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这本书,希望能为你带来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