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育是真的难啊,进与退、深与浅、快与慢、轻与重,对每一个孩子需要有不同的拿捏。像我这种,不是天生就有非常好的“教育感”的人,只能不断学习之、不断揣摩之、不断尝试之。
最近孩子的奶奶和外婆常常跟我提到,女儿喜欢躲在房里,拿着ipad,问她做什么,她总是回答在做妈妈喊她做的“打卡”,有时候在自己房间里一待就是一个下午。
有时到了吃晚饭的时间,如果我过去喊她,她会说打卡打完来吃饭,我凑过去看屏幕,她就会急忙切换屏幕。我给她的打卡任务在40分钟内,这孩子一定是拿着ipad作它用了。
昨天,我在她弟弟的ipad微信上,看到了她转发的微信小程序游戏分享信息。我想,时机到了。
我来到她的空中床下边,对她说:妈妈知道你在玩游戏,不在打卡,你先下床来吃晚饭,我实在不愿意因为要等你,没法按时收拾碗筷。我顺便让她把ipad给我。
昨天吃晚饭的只有我和她两个人,于是我直接在餐桌上一边吃饭一边讨论这件事。
我问她:为什么要在床上玩游戏,却告诉我说是在打卡呢。
女儿说:因为有一次,弟弟在她打卡的时候喊她打开游戏玩,她就听弟弟的了。
我感到非常意外,不仅仅是因为发现,女儿无法对我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而且女儿企图把责任推给别人。
我说:嗯,你是说,一开始是因为弟弟让你玩游戏。那刚才弟弟没在你旁边时,你为什么还玩这个游戏呢?
女儿说:因为,如果我不玩这个游戏,弟弟就会打我,有次他就一直打我的头。
我感到有些失望,她实在没有勇气承认自己偷偷玩游戏,也没勇气因此接受惩罚。
我说:你知道吗,你刚刚把所有的原因,全部推到了弟弟身上,把弟弟说成了一个蛮横的人。弟弟只是一个幼小的,心灵干净的孩子,可是你却那样说了他,冤枉了他。这是因为,你非常害怕妈妈发现你玩游戏,然后骂你,是吗。
女儿低着头说:是的。
我说:你知道吗,你偷偷玩游戏只是因为贪玩,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贪玩,妈妈也贪玩。只是大人克制能力好一些,小孩克制能力差一些。但是后来,你把想玩游戏的人说成是弟弟,这样做是推卸责任。最后你说弟弟会打你的头,这是在编造谎言。
我接着说:你有三个地方做错了。第一有些贪玩,但有些贪玩是非常正常的。第二点推卸责任和第三点编造谎言,这两个妈妈无法接受,这是非常不好的品质,是什么样的人拥有这样的品质呢,会把事情全部推到别人头上,并且撒谎。
我问:你明白了吗。
女儿有些哭腔说:我明白了。
我说:我想问问你,手机上的游戏你最喜欢玩的是哪两个,我看到你微信里玩过的有50多个游戏。
她说:其他的只是打开看了看没怎么玩,只有两个游戏是喜欢玩的。
我问:那这两个游戏是什么样的呢,你能给我描述一下吗。
她描述了之后,我接着说:听起来你很喜欢建造类型的,因为建造成功能让你获得成就感。
她说是的。我发现女儿喜欢玩的应该是养成类的游戏,不像儿子喜欢玩冒险类的游戏。
我问:那么我还想知道,既然爸爸给你买了电视上的游戏,也有能获得成就感的,而且每天都允许你玩,你为什么还对手机上的这两个游戏执著呢。
其实我在评估,这两个游戏对她来讲是否重要,有没有必要给她留着。
她说:电视机昨天换了,玩不了了。
我说:不不不,电视机是昨天刚刚换的没错,可你打手机游戏已经有一阵子了,之前就在玩,有时候你坐在书桌前做作业,有时候是躺在床上玩,甚至错过了吃晚饭时间,妈妈都记得。
她说:我有时候是在听米小圈,不是在玩游戏。
我说:那么这样吧,你手机里的游戏我会删掉,但是保留这两个你喜欢的,不过你每天需要多少时间在这两个游戏上呢?
她试探地问:半小时?
我说:半小时手机游戏,40分钟打卡,一小时电视机游戏,加起来有2个多小时,我担心这样你的眼睛承受不住,要不再缩短一些吧。
她说:那么15分钟?
我说:你看这样行不行,每周六、周日是不打罐罐熊的,常爸也不需要打,这样就多出来20分钟,那么你在周六周日就可以玩20分钟这个游戏,好吗。
她说:好吧
这次聊完之后,她的心情没有任何沮丧、没有任何的畏缩、还是如往常一般,嬉笑玩乐。看到这样的她,我也感觉释然了。相信这次的处理应该会是成功的,这次我并没有使用权威,也没有使用惩罚,因此沟通是顺畅的,聊过之后她逐渐释然,从紧张到放松,她的感觉应该是良好的。
放弃使用权威和惩罚,是有些冒险的。有些人会认为,孩子偷玩游戏不但没有受到惩罚,而且最后家长还主动允许她继续玩,这是在纵容。
试想,处处有强度等于没有强度,处处发力等于没有重点。如果因为这样的事就要运用到权威,那在需要勒令的大事上,就没法突出地去影响到孩子了。之所以选择摈弃权威,是因为有一个观点我非常地认同:最重要的是培养发展孩子自控能力,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先要相信孩子拥有这样的能力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