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孩子太粗心了,太马虎了,这么简单的题都会做错,你就是不认真”,这样的话语于老师已经很不陌生了,几乎每天都会这样说上几遍。今天读了这个案例,终于明白原来并不一定是孩子粗心,不专心,这些孩子极有可能患有读写障碍。有读写障碍的孩子如能及时及早被识别,并接受适当的辅导,可大幅减少日后的学习困难。
晓玲是四年级的学生,做数学题时经常粗心,语文经常在阅读理解方面出问题,老师说晓玲很聪明,人也听话,就是太粗心。经过心理老师的鉴别,晓玲患有读写障碍,但是可以纠正的。
1.互动游戏。在她手心里写字,让她猜猜是什么字。这个游戏的目的是增强她的触觉。
2.指导阅读课文。先让她自学十分钟,诵读一遍课文,拿笔圈出要学的生字(加强触觉和动觉)。老师范读后让她一边试读,一边用手指在粗糙的砂纸上书写(加强触觉和动觉)。读课文时,教她用手指着字一个一个地点着读过去(视觉和动觉结合),随机纠正发音错误(加强听觉)。反复读几遍后,老师又标上一些朗读符号,再一句句示范后让她跟读(视觉和动觉结合)。这样再反复读几遍后,她也能把课文读得有声有色了。指导阅读重点放在慢速度训练,还制定了近期的阅读目标。
3.玩扑克牌。自制的扑克牌,一张牌代表一个字。具体玩法是:两人各分一半牌,翻出牌来看谁先读出牌上的字,谁就获胜,胜利者即可把对方的牌收为己有,最后谁的牌多,谁就是最后的赢家。自制的扑克牌随着所学生字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又调整了近期的学习目标。
4.希望家长能够伴读,以便给孩子提供额外的辅导。
感官学习法对有读写障碍的学生很有帮助。学生在认字的时候,假如能够同时通过视觉、听觉、手指临摹、书写和身体动作来学习,可以加强记忆。也可以利用儿歌、口诀和视频化的教材辅助孩子学习,均能起到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