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让我印象最深刻内容有哪些?
1,从金融角度看传统社会,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是为把每个人的地位和义务关系基于名分固定下来,父亲对子女有养育义务,子女对父亲有孝敬义务,这就形成了整个社会的“养子防老”跨期交易链条,生老病死的保障需要就有了。如果完全以金融工具的视角来看待,子女就是古代社会里的“保险”“债务”“股票”“基金”等载体,是人格化的跨期交易载体。
2,而对妇女的“三从四德”立贞节牌坊也都是要确定血缘关系,以达到“养儿防老”,防止这跨期价值交换交易的对方的“逃跑”、违约。
对我有哪些帮助?
1,从金融这个另外的视角看待整个传统社会,就变得非常简单。
金融的出现让人们会生活的自由一点。妇女的地位也真正提高了。女人越来越按自己的内心生活,白毛女,祥林嫂等等的女性悲剧希望不再出现。
2,不用“养儿防老”,人际关系也会少功利、多友爱。交际面也会越来越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