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有这么一个说法。人一天有3个8小时,8小时睡觉,8小时工作,剩下的8小时最能决定人与人之间的差别。
我赞同这个说法,其实工作的8小时也起了很关键的作用。
剩下的8小时,你是用来干什么的呢?运动?学习?加班?吃喝玩乐?
每个人的选择不同,但是我相信通过时间的验证,其结局也不同。
有一种说法,剩下的8小时也应该努力付出,努力工作,加强学习!我相信越有钱的人生活是越忙碌的,轻松和悠闲是付出了很多代价换来的。
有一种说法,剩下的8小时应当享受生活,大好的时光怎能让它白白流逝!应当享受生活的美食,美景,应当快乐轻松的度过。休闲娱乐也是必要的!不然怎么劳逸结合,怎么做到平衡。
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你怎么看?
这两个说法都曾是我的生活状态,有的时候我除了休息就是工作。有的时候我希望有私人的时间,希望早点下班和双休。
我也不知道如何取舍,怎样去平衡。
直到前几天我找了一个视频学习,我觉得讲的很好。
他说,一个人如果追求每天的生活平衡,那么这个是无法实现的,不是说只工作不休闲娱乐,或者只休闲娱乐不加强工作。
生活的平衡应该放在一个时间的维度上来看,用10年做一个周期。比如说20到30岁,要以学业或者事业为重,因为这是练就你未来在社会生存技能的基础。30到40岁,应当以家庭为重,有了前期的积累经济收入有了一定的保障,也组建了家庭,有了孩子,所以家人的生活品质,子女的教育都很重要。40到50岁,以生活为重,对于很多人,事业经过长时间的耕耘,已经到了稳固期,前期的努力可以让你生存无忧,但是身体素质却在走下坡路。所以过好生活,才能走的更远。
当然,这只是老师举的一个例子,但是我认为老师的思考方式是对的,不一定完全按照老师的例子去生活,但是我们可以做好自己的3年规划或者5年规划,找出侧重点,人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需要做的事情和需要承担的责任。有了侧重点,在不同的时期,生活还是会有一个相对的平衡!
最后送上今天回家拍的一张照片,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