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学,明天一定到我家坐坐,顺便看看我的房子,记得别关机,等我的电话!”
去年春节,年初二晚,在大堂哥家的餐桌上,邻村一小学同学拉着我的手久久不放,醉醺醺的对我重复着上面这句话。看到我重复点了无数次头,他才终于放开我的手。而我第二天并未等来他的电话,当然也没能去他的家,看看他的房子。但我并未怪他,因为喝酒忘事,人之常情,于我也曾有之,我早见怪不怪。
但他所说的房子,因为起在村头的公路边,我却是时常看到的。
那是一幢三层小洋楼,外观典雅别致,美观大方,建筑风格与当地火柴盒式的建筑大相径庭,俗称乡村小别墅。或许是我孤陋寡闻,但我得承认,这是我在山村中所看到的第一幢别墅式建筑。房子刚起好那两年,过往来人的目光无不被它鹤立鸡群的气势和独特的外观所吸引,而这自然也成为了村里人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
有一必有二。美的事物,人们总是乐于效仿的。
于是这些年,村中又冒出了好几栋小别墅,这些别墅虽然风格不一,但大底还是南方的建筑风格,耐看又实用,故村里见过世面的没见过世面的,大都乐于接受。只有极少数思想比较僵化的“老古董”们才会嗤之以鼻:“哼,有什么好看!马屎外面光,还不如我的房子住得舒服呢!”
宝叔可不这么想。
宝叔是我的堂叔,人虽长得小个,但自小脑子就很活。他曾创下村里的几个“第一”,比如他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中的第一个“万元户”,又比如他是村里第一个盖起楼房的。因此,看到这些漂亮的小别墅,他可谓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他初中毕业后,就在本地与人合伙干木材、石头等生意,后来还到贵州搞过矿、搞过路,都跟建筑无关,如让他参照别人的房子来起,他可不服这口气,免得人家瞧不起他这位多少有些名声在外的“能人”,所以,他并没有跟风。但这并没有难得住他。
有一天他跟我说:“侄,你帮叔上网找个漂亮的农村小别墅图。”
后来,我们一起选了两三天,终于看中了一款,也得到了他家人的一致首肯。再后来,他把旧房给打掉了,照着那款房子的外观盖起了新房,但因是按图而建,内部全是他自己设计,这就看出来了他的短板。
二楼倒板那天恰逢周末,我回到老家,看到他想把楼上原本该做客厅的屋子围成卧室。我忍不住对他说,你一家四口人,儿子以后会在外工作,女儿也会外嫁,一年也不过回来住个几天十几天,留那么多房间(按他设计有9间卧室)干嘛?而且,所谓别墅,里面采光一定要好,一旦这间围成卧室,里面必定很暗,跟原来的有何两样,那还不成了别人口中所说的“马屎外面光”吗?或许觉得我说的有理,他想了一下,当场叫施工人员拆掉了那块围墙模板。
再后来,房子起好了,装修也好了,看着外美里亮,人皆称赞,他不无感慨的对我说,幸好当初听你的。
其实我经常观察这幢房子,心里早有话想对他说,于是趁机激他:“这房子好看是好看了,但左右两位堂叔家的房子都比你的高大,将来他们再装修起来,怕是要被比下去呀!”
他果然抬头一看再看自家房子,作沉思状,然后问我:“依你说怎么办?”
我立马回他:“你得再装装门面,最好在门前阳台上再建个凉亭。这就好比他们虽然长的比你高大,但你穿戴比他们时尚漂亮,别人先注意到的肯定是你!”
他笑了:“好,有道理,就听你的!”
后来,我们又一起上淘宝查找现成的凉亭,也相中了一款。再后来,却没有了后来。一直到现在,几年过去了,这凉亭连影子也没见。我每次问他,他总是支支吾吾的,不说建,也不说不建。
或许他有他自己的考虑吧,也或许跟他的思想性格有关吧,他可不是太敢突破传统的人。毕竟在门前阳台上建个凉亭,别说在小山村里,就是在整个小县城里,可也还没听说过呢。
真正敢于突破传统的,是我的一位堂兄——革兄。
革兄虽比我大不了几岁,但却是我很敬佩的一位兄长。因他自小就独自外出求学、谋生,经历坎坷,十分不易。但他性格坚韧,认真执着,为人仗义,加上口才极佳,故朋友众多,无论是达官贵人、知识分子,还是务工人员,甚至是无业游民,均与其称兄道弟,来往无间。后来,他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好朋友的热心帮助,由一个小山城调到深圳市射箭队工作,并在那些年带队在国内外屡获佳绩,也获得了无数嘉奖,可以说功已成名已就。前些年,从教练位子急流勇退之后,他就在深圳海边买了一栋别墅,安心做个城市人。然而,他不是忘根忘本的人,他的根在农村,他的寡母不愿到远方生活宁愿和他的亲叔亲姐生活在老家。于是,他决定回老家为他们盖一座新房子,用他的话说,是一座与别人都不一样的大房子。
说干就干。过不了多久,在他家原先的宅基地上,一座十分高大的三层建筑拔地而起。房子的框架建起来了,但很多人心中却在纳闷:这是房子吗?因为这座房子实在太高太大,它的第一层就相当于别人家的两三层。远望去,犹如一个长腿巨人立在半山腰上。外观非但跟村里传统的民房大不一样,跟那些小别墅也绝无雷同。
不说别人,就连我,还有宝叔,在房子外墙尚未装修之前,也嫌它难看。
但过不久等我再次回到老家时,这种看法却完全改变了。因为房子的外墙经过装修一新,这气势就出来了。整个墙面呈白色,在阳光的照耀下,恍如一座小“白宫”,重新打量它,只觉得无比高大,无比雄伟,气势十分不凡。我顿时明白了,佛靠金装,人靠衣装,房子也靠新装。
去年,革兄亲自带我参观了他的房子,从一楼到楼顶,每一处地方,他都细细讲解着他的设计理念。我看完、听完之后,深感震撼,心中只有一个感想:什么样格局的人就做什么样的事。
想革兄大半辈子出门在外,识人无数,而且下深圳那些年正是深圳大开发大发展的时期,眼界和见识自然非同凡响,所以才形成了他的大胸怀,大格局。
我也明白了,这座大房子分明就是一栋别墅,但却有别于其它的农村小别墅,它是按城市别墅的格局来建的。所以,如果你带着传统的眼光来看,那么认识上自然会有所偏差。
此时,我突然想到了宝叔和正叔的一段对话:
宝叔:正哥,你说上革家的房子好不?
正叔:好个屁!像迷宫一样,送给我都不住。
宝叔这样问的用意我知道,因为又有一栋房子盖过了他的,他口中虽不明说,其实心里暗自着急,他后来就跟我说以后他还想起一栋更好的。但正叔却没读过书,甚至一辈子都没到过县城几次,你这么问他,与问道于盲何异?又好比你想去应聘一个月薪百十万的工作岗位,却去问一个月薪一两千的行不行,你会得到想要的回答吗?
这就是格局的不同,而格局是学不来的。它需要足够的见识,需要非凡的眼界,更需要突破传统的勇气。
但无论是旧房也好,新房也好;普通房子也罢,别墅也罢;也不论传统还是现代,格局小还是大,房子终归是给人住的,住着舒服才是硬道理。
其实也并非人人都像宝叔和革兄一样心思:宝叔建小别墅,那是他不想落人后;而革兄建大别墅,那是他经历使然,性格使然。
改革的春风吹过神州大地四十年。这些年来,村里南下广东等地务工的人越来越多。据了解,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从事建筑工种,整天与房子打交道。而出门在外多年,眼界开阔了,手头宽阔了,技术也学到手了,很多人自然也想回到老家一展身手,盖一栋与外头一样漂亮的房子。衣食住行,自古以来就是人生四大奋斗目标。作为新时期农村人,不但要吃得好,穿得好,更要住得好,有一个安稳漂亮舒适的安身之所,这辈子方能无忧。我想,这才是大多数农村人建别墅的初衷吧,就像我那位小学同学一样。
去年某天,宝叔跟我说,村里又起了两栋十分漂亮的别墅,什么时候再回去看看。我说过一段再说吧。
其实我已没有当初的那种冲动,也不再觉得新鲜。
因为我知道,今后,村子里一定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别墅,而人们的日子也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