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致癌物质,都会让大家为之一颤,甚至担心或害怕,根据国际癌症中心有关资料,除了饮食上的致癌物质外,离我们最近的日常生活用品中,也存在些许致癌物质,下面对甲醛进行详解。
甲醛的释放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释放期10-15年,会对人体造成长期、不可逆的危害,多项研究发现其可诱发口腔、鼻腔、咽喉、皮肤和消化系统等方面的病症。
一、用甲醛处理过的食品,符合无良、投机、不法商人的德行,有些新闻报道早已曝光,比如使用甲醛对娃娃菜进行长久保鲜,以及使用甲醛处理水发食品和水产品(鱿鱼、牛百叶、鸭肠等),能使重量翻倍,获利颇丰。
二、根据有关资料,纺织品中易造成甲醛超标的主要四类物质分别为:1免烫服装、2色泽深浅不一的牛仔裤、3儿童服装、4在新旧人造板家具中存放的服装。
三、根据监管部门监测,部分汽车脚垫也存在甲醛超标超限的情况,新买的脚垫最好不要马上用,应在阳光下晾晒,加快有机物挥发,如感觉刺激性气味较重,应及时更换。
四、脲醛树脂黏胶是装修房屋时用到的勾缝胶,被用于门窗、家具、地板等拐角、接合处。许多装修为节省成本,会选择这种黏性强,成本低廉的胶水。而黏性越好,甲醛含量就越高。曾做过一项甲醛长期释放试验,不论多好的材料,只要装修时用上脲醛树脂黏胶,甲醛就可能会跟着你长达14~15年之久。
五、仿瓷餐具,在常温下没有毒性,而且稳定性好,但劣质仿瓷餐具,直接以脲醛树脂代替密胺树脂生产餐具,是用尿素和甲醛通过化学反应而形成,这种物质毒性大、容易溶于水并释放甲醛气体。
上述五个方面是部分表面显形式,我们应该能够识别,但仅仅属于外显的形式,在日后的发展中,其也会不断发展演变,背后的深层次问题还是思维意识的发展和转变,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三者相互作用,千变万化,唯有思想上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将自身周边生活和工作等环境中的致病、污染物,识别辨别、评价风险、行动响应、控制量化,形成一堵有形、无形复合之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