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过午饭,和母亲一起在厨房收拾东西。洗锅时,母亲一个劲督促我用热水洗。原来,家里新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农家不但有了自己的洗澡间,厨房也可以一年四季有热水用。看着在在厨房忙碌了一辈子的母亲那么高兴,我也很欣喜。厨房这方天地,母亲已经围着它转了半个世纪了。这方小小的空间,现在居然有了这么大的变化,真让人兴奋。
我家最早的厨房,摆设及其简陋。一进门,就是一个两米多长的黑乎乎的梨木案板,案板对面是能装四五担水的一口大缸,为了防止灰尘杂物凋落其中,缸口盖着一个黑黢黢的大锅盖。靠近后窗的地方,有一个泥巴砌成的锅台。一个大锅,一个小锅。由于是土地,所以厨房总是有很多灰尘。
母亲做饭,柴火一般父亲都会劈好,但常常在外奔波的他,没办法将全家人的用水准备好。所以,就需要只有一米五的母亲自己承担了。从小体弱多病的她,挑着一担水,需要上个大坡,走四五级台阶才能到家。年幼的我,每次看到她挑着担颤巍巍走在路上时心里都很酸涩。那时,特别希望有朝一日,农家厨房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样用上自来水。
因为舍不得多烧柴火,母亲洗菜多数都是凉水,所以她的十根手指,现在已经无法伸直。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就是这样年复一年形成的。而这样的厨房,一用就是几十年。
九十年代中期,父亲盼望了半辈子的新房终于修好。新的厨房,自来水管就在院子里,母亲再也不用辛苦挑水。需一个水桶,随用随提即可。所以,那口用了几十年的大缸就退出了厨房舞台。而那个黑乎乎的大案板,父亲也用白色的铁皮给它穿了件新衣。灶台由红砖所砌,还用白色瓷砖装饰了一下台面,并且还新添了一张饭桌。而电饭锅也成为新成员,很受母亲欢迎。水泥地面,也让厨房看着干净不少。
渐渐地,家里由添了煤气灶。想用热水,只要宁开煤气,几分钟就好。但母亲觉得煤气太贵,舍不得。而且还是习惯用柴火,所以,也就二者穿插着用了。
今年,姐姐和姐夫将家里重新装修了一下。又盖了几间新房,将厨房挪到新房,并着重装修。虽然还是在用柴火,但在灶台上方也安装了抽油烟机。那块梨木案板彻底退出厨房,一溜的人造石橱柜清清爽爽地出现在农家厨房。自来水直接接到屋里,不锈钢水槽锃亮闪闪。防滑瓷砖铺就的地面,与洁白的墙壁遥相呼应。电磁炉,电饼铛,压面机一应俱全。
太阳能热水,从洗澡间到厨房,什么时候想用就什么时候用。忙碌辛苦了一辈子的母亲,今年冬天终于不用担心费钱也可以用上热水了。今天,母亲自豪地说:“看看我这农民的厨房,比你们的厨房还舒服。”也是,二十多平方的空间,怎么都比我那个十平米的鸽子笼要好。新的厨房,带给母亲无与伦比的欢喜。
而据母亲说,今年村里有很多人家都对厨房进行了改革。现如今,厨房自来水,太阳能热水器,抽油烟机,大理石或人造石橱柜已成农家厨房必备之品。
看着笑成菊花脸的母亲,不由感慨:七十年的奋斗,四十年的巨变,在农家厨房的变迁中,亦是清晰可见其一路前行的轨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