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他人:通过读书可以读懂作者的心

最近在看《人类群星闪耀时》。这本书讲了十几个影响历史进程的事件,比如滑铁卢战役、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太平洋的发现、加州淘金热等等。

看完了、了解了这些故事,只能叫完成了合格的阅读,仍未深入理解,甚至不会走到理解作者内心这一步。


吴军老师说他理解茨威格的瞬间,是被书中这段话打动的那个瞬间——

“在命运降临的伟大瞬间,市民的一切美德——小心、顺从、勤勉、谨慎,都无济于事,它始终只要求天才人物,并且将他造就成不朽的形象。命运鄙视地把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门外。命运——这世上的另一位神,只愿意用热烈的双臂把勇敢者高高举起,送上英雄们的天堂。”

读完这本书,体会到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关键时刻指望得上的,一种是指望不上的。于是,吴军老师立志要做第一种人,用作者的话讲,就是凡人要在伟大的事业中寻求不朽。

人类历史上那些伟大的时刻,在出现之前,都有长时间的酝酿和势能的积累。但是绝大部分人只能看到那一瞬间群星的闪耀,而忽略了之前的准备。于是,吴军老师就从年轻气盛时候的机会主义者,慢慢变成了一个踏踏实实做准备的人。正是因为读到了这一层,这本书对他的影响很大,而且书中的内容能让他几十年来记忆犹新。


每个人读茨威格的书,都会得出不同的评价。

比如,一些人就批评他加入的心理活动虚构成分较多,不像是严肃的历史读物。另外,他们不喜欢作者在书中流露出的英雄史观和机会主义倾向。


《人类群星闪耀时》这本书的主角并不是那些他描写的历史人物,比如拿破仑、亨德尔或者歌德,而是茨威格自己。茨威格写这本书,目的根本不是写历史书,也不是写传记,他是在写他的思想。

这是一本鼓励市民阶层的年轻人能够通过净化自身,让自己高尚起来的书。茨威格通过这本书,表达了他这份苦心,读懂了这本书的标志是理解了作者的想法,至于滑铁卢战役的失败是否像书中描写的那样,我不在现场,而且我看到的一切未必全是真相,真相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

如果一个读者自鸣得意找出了作者的一大堆破绽,洋洋洒洒地驳斥作者,最后很得意地给这本书打一个一星的差评,这个读者不仅没有读懂这本书,而且读再多的书,也难以进步。从读者的角度讲,通过读书中的内容,反推出作者是什么人,能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才是读懂书了。

阅读理解到了深层次,其实就是从读书,上升到读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