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公孙丑上》曰:“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我身边有个朋友,姑且叫他“小贤”吧。从上幼儿园开始,每当小贤与小朋友有了矛盾,家长老师们都会谆谆教导他:“要与人为善,学会与小朋友和平共处”。后来上初中,卓依婷的那首《永远是朋友》正风靡大江南北,在大街小巷广为流唱。于是“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这句话又深深在小贤心里扎了根,从此,“与人为善、广交朋友”这一至理名言成为小贤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第一要义。
于是小贤便成为“与人为善”的忠实践行者,不管是与他性格相似还是完全迥异,只要见过一面,便会被他整编到“朋友”一列。从此以后即便山高水远,只要朋友一声呼唤,他便可以为人倾囊相助,肝胆相照,于是没过多久小贤身边的朋友便蜂拥而至,似乎走到哪里都是呼朋引伴,一呼百应。渐渐地,小贤便陶醉在这自我编织的“英雄情怀”中。
小贤的“英雄情怀”都表现在哪里呢?下面让我为大家略举一二,你们便可以“管中窥豹、一叶知秋”。
一、对友谊赴汤蹈火,为朋友两肋插刀。不管自己经济多困窘,只要朋友借钱,向来有求必应。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肯借你钱的朋友才是真朋友。而大多数人却只喜欢断章取义,忽略了这句话的前提,首先:你借钱的对象人品如何?你能不能保证自己好心借出去的钱在他有能力归还时,仍自行挥霍故意拖欠且毫无愧疚之意;其次:他(她)借钱的背景是什么?是生活确实遇到了难处,到了走投无路不得不借的地步,还是仅仅为了满足超越自己消费能力的购买欲,甚至用来吃喝嫖赌、无恶不作,让你无意中成为助纣为虐的帮凶。
但小贤从来不会把时间浪费在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上,用一句他的江湖术语,“兄弟向我借钱是看得起我,即便砸锅卖铁东拼西凑也在所不辞”。
于是,在他刚大学毕业的前夕,一高中同学来到他所在的城市找工作,由于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小贤便自愿充当暖心导游兼贴心管家。带同学奔走于各个大学及人才市场的招聘会,自掏腰包帮人家租房子,甚至害怕兄弟缺钱,临回学校前自愿把刚办的信用卡递到这位小兄弟手上,一身侠气的交待人家“缺钱了随便刷”,那神态,像极了武侠剧中重情重义的“江湖大侠”。这位兄弟见此状更不把自己当外人,也未辜负小贤兄的一片真心,后来身无分文后真帅爆了这张信用卡,之后一声招呼不打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小贤却对此事一无所知,直到几个月后接到银行信用卡中心打来的电话,被告知因信用卡被恶意透支,他被拉入征信“黑名单”。于是“与人为善”的他再次三缄其口,没有愤怒没有咆哮,甚至连他那位兄弟究竟刷卡买了啥都懒得去质问,自己默默的偿还了透支款和滞纳金,也眼睁睁的默认自己就这么莫名其妙的进了征信“黑名单”,还继续与这位兄弟维持着高尚般的友谊。几年后眼看着房价一路飙涨,小贤都无法以自己的名义贷款买房,直到有一天房价以“百米冲刺”的时速涨到让他不得不望而兴叹时,他才意识到为自己曾经的一点“善意”埋下如此天价的账单,而他曾经的那位兄弟,估计把当年刷小贤信用卡这事都忘到爪哇国去了吧。
二、对感情矢志不渝,痴情似海。如飞蛾扑火,奋不顾身,甘把“备胎” 演绎得如痴如醉。
高中时代紧张又枯燥,为考大学每天都被家长、老师耳提面命,心情压抑的无处释放。此时前排的那位女孩便成为小贤缓解压力的一股清泉。这位女孩姑且称她为绿茶妹妹吧,绿茶妹妹从小父母双亡,被送到舅舅家寄养,长期寄人篱下的生活造就了她林黛玉般柔弱哀怨、孤僻忧郁的性格。绿茶妹妹长的不算惊艳,但那张时而哀怨、时而微笑的脸再加上凄惨的身世反而激起了小贤强烈的保护欲,于是一颗爱情的种子悄悄在小贤心里生根发芽,他开始向绿茶妹妹展开激烈的爱情攻势,写情书、送礼物,甚至主动自降标准以超出100多分的成绩考入绿茶妹妹报考的大专院校,只为能与她共谱爱情诗章。只可惜多情多被无情伤,小贤不是绿茶妹妹心仪的“那一款”,但绿茶妹妹对小贤这种掏心掏肺的付出享受惯了,时间长了倒也难以割舍,于是她对小贤的态度从原来的果断拒绝到后来的遮遮掩掩、欲拒还迎,小贤的心被撩拨的更是热情似火。后来绿茶妹妹终于有了自己中意的对象小帅,便开始游走徘徊于这两个男人之间,经过周密的计划后应付的倒也算轻松自如,直到后来小贤的一位高中同学告诉他绿茶妹妹已与情人小帅同居半年的消息,小贤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被耍了。
但即便如此,小贤还是在稍做痛心后又甘愿守候在绿茶妹妹身边,做她空虚无聊时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中国“好备胎”,直到被伤的体无完肤。
如此这般的事,不胜枚举,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小贤的一片好心把自己伤得遍体鳞伤,那些“恶人”反而安然无恙,甚至更肆意张狂。
做为小贤的朋友,我们曾一直“哀其不幸”,纠结“他做为好先生,为何一片真心却总是付诸东流”,但听到他的故事多了,我们似乎也慢慢找到了答案,又开始“怒其不明”。或许问题的根源不仅归咎于那些所谓“负心人”不懂投桃报李,利用他的善意无所顾忌,为所欲为,更多的责任还在于他这种未辨是非黑白便一味把自己全盘托出的鲁莽善良助推了人性的贪婪。
或许大家身边都不乏像小贤这般的好先生,他们对世间所有人都秉持同一种行事风格,从来不问对错,只顾埋头付出,即使受到伤害,也只保留七秒钟的记忆,随后曾伤害他们的人再来有求于他,他们也不计前嫌义无反顾的满足对方要求。于是他们身上的旧伤结痂脱落后很快又长出新伤,如此周而复始,年复一年。
单方面的与人为善绝不是长久维系一段情谊的制胜法宝,它讲原则,有底线,最重要的,还要求双方付出对等。
否则,只能成全了别人,恶心了自己。
更何况,那些以丧失自我为代价的善良,犹如裸露在空气中的肌肤,太容易被利器划伤。
或许,这也是小贤该静下心来好好考虑的问题。
只是但愿下次,这些好先生们能为善良披上一层铠甲,别再让原本的善举成为刺向自己的一把利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