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的“心灵鸡汤”果然比较高级,听了两遍做了三页A4纸的笔记才明白这一个多小时教授到底要说什么,这碗鸡汤我先干为敬了。
这门课程有很多专业术语以及各类门外汉不太知道的实验,所以听起来略显无聊,但是为了找到哈佛教授所说的幸福我死磕的看了两遍。妈妈再也不用担心幸福是小狗的尾巴了!目测会更新几篇文章分享,如果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我吧,让我们用通俗易懂的方法找到幸福。
今天要分享的核心词汇是自尊,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事关你的健康与成就。但它的存在本身就是矛盾的,通常情况下只有高自尊的人才会仁慈、慷慨、富有同情心,但同时这类人群又比较容易有敌意、缺乏合作精神。想想看,你身边的高自尊人群是不是这样的?一个死猪不怕开水烫的主如何要求ta仁慈?让我们先把自尊本身的矛盾性放下,来直奔主题——我要怎样才能幸福?
教授用了自尊渐成模型来解释这个问题,剧透一下,我们想要获得幸福就只能像蜗牛一样一层一层的从依赖型自尊上升到无条件型自尊,只有当一层达到了或者说部分达到了才有可能走进下一层的境界。
这样干巴巴的教科书配图多没意思呀,举个例子吧,就拿在简书写文章来说,这三种不同特质自尊的人出发点以及表现完全不同,有图有真相:
之前看到简书上有人写过如果没人看你的文章你还会更新吗?其实我会不会更新取决于我的特质自尊走到了哪一层、取决于我的出发点是什么、取决于我能不能接受这个结果。如果我是抱着一写成名的目的,结果写完发现我没红,那果断不更了。如果写作能让我觉得很开心,用时下很流行的词能让我体验到“心流”,那你喜不喜欢我都能接受。如果我到了最高点,我就是自己叨叨,你不喜欢,so what?
为什么我们千辛万苦的要从第一层爬也要爬上来?因为第一层的状态确实有点可怕,继续举个例子吧:历史上可怕的暴行都是由那些服从权威、听从命令的人干的,而无条件型自尊的人总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赞赏,特别是有权有势的人的一句称赞,所以天性会让他们做出一些可怕的事情。而独立型的自尊不会,当我们不再疲于追求一个又一个的表扬、赞赏的时候遵循他人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可是我们这样的凡人毕竟都得慢慢走,那如果我真的在第一层怎么办?千万不要和你的天性作斗争,你能做的唯一一件事——接受,也可以说我们需要臣服,臣服于当下才有可能找到新的出路。如果别人不喜欢我的文章,那我可以接受,虽然我会很伤心,但不至于伤心欲绝,我至少要明白我已经在想办法让别人了解我,即使他们不喜欢看,没关系,我做了自己能做的。这样就足够了,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时间吧,慢慢的你不知不觉的就会养成独立型的自尊。
格力空调的董小姐曾经说:“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得到赏识,才能获得升职的机会,各种福利待遇自然而然会得到改善。”也就是说当你站在第一层拼命地求关注、求夸赞的时候你根本不会得到工作技能上提升,因为你没时间呀,你拼了老命的去取悦上司。当然我们不否认那些职场专业马屁精取得的“成就”,可是站在时间的长河中你再去回看,这样的人这辈子的发展走不了多远。
往小了说,自尊的独立与否事关你面临的每一个选择。比如你明明是想吃臭豆腐,可是你一想我这么发朋友圈太低端点赞的人一定没有多少,于是你为了得到更多人的关注、更多人的赞你去吃了味道不怎么样的马卡龙。世界很公平,想要一些东西的同时就注定失去一些东西。
怎样才能幸福呢?独立型的自尊是幸福的门槛,至少你要达到了这一层才有机会体验“心流”,上至事业、家庭,下至柴米油盐的平凡生活都会被这个叫做自尊的东西影响,你的自尊独立了吗?
【下节预告】
《如果有一天没人给你点赞了》
假设一下你活在一个没有任何人知道你在做什么的世界,无论你富可敌国、权倾朝野都没有人知道,那你会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