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早晨起来跳了三十分钟帕梅拉之后,导师突然打电话说请我们吃饭,对于马上离开校园踏入社会的研究生来说,吃饭的含义已经不在只是简简单单的吃饭,更像是借着一个机会讨论问题、输出价值观……很多很多。你这顿饭的意义已经不再是以吃完饭而告终,而是你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了呢。还好,这也只是在学校,之后工作了可能会更复杂。
我在这场饭局上是一个什么定位呢,作为一个最大的学姐,我懂的还没有同门多,思想也没有同门发散,我的价值在哪里呢?在于我虽然说不出来我自己的想法,但是我可以get到导师的点,并且能做出相应的回应。可能是从小的教育环境相关,我不是想不到,而是我没有习惯性的去想潜在的东西,更多的其实是充当一个被告知的角色,你该干什么、你该如何?说白了也就是自主性思维太弱了,这种思维方式其实很难转变,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在导师面前不那么讨喜的原因。但是学术和工作不同,学术需要你个人化的思维去发现去创新去研究,工作呢,可能还得揣着明白装糊涂。也是一种成长吧,毕竟可以接触到社会上的不同面,体会到两者的差异,我也知道我确实不适合当一个口头上的输出者,我的语言表达能力确实不够好,我的想法不能通过我的嘴说出来,特别是在权威面前,也就是俗称的“嘴笨”。但是我其实大脑是在思考,我可以通过写字✍️或者是在一个放松状态下表达出来。
在所谓的“饭局”上,每个人的功能定位不同,作用也就有所差异。
今天的局提醒到我,以后你所去的每个局,他是什么性质的呢,你的定位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