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英雄侠士篇
小学四年级时读的《水浒传》,照旧是看不懂。但最爱这一句“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
五年级中了武侠的毒。从《冰川天女传》到《萍踪侠影》,再到后来金大侠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书中的 ‘侠肝义胆 、豪侠尚义、柔情侠骨 、游侠骑士 ’很是吸引人的眼球。 正经读书的路子给带跑偏了,那时只爱 看“行侠仗义”的大英雄 。
也很喜金老爷子那句: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读诗词, 有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的辛弃疾自不必说,比起婉约的花间词人,当然更喜他的豪迈。也很喜欢苏轼和他写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你看,山河远阔,英雄的豪情直冲云霄!
《水浒传》的开篇词
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
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
评议前王并后帝,分真伪、占据中州,七雄扰扰乱春秋。
兴亡如脆柳,身世类虚舟。
见成名无数,图名无数,更有那逃名无数。
霎时新月下长川,沧海变桑田古路。
讶求鱼缘木,拟穷猿择木,又恐是伤弓曲木。
不如且覆掌中杯,再听取新声曲度。
------周游时光
【原文】
石虔矫捷①,朱亥雄奇。【注释】
①矫捷:矫健敏捷。
【经典原意】
东晋石虔曾跟随父围猎,看到一只老虎被箭射中倒在地上而未死,众人知道石虔的威猛,便戏称要石虔去拔箭。石虔走上前去,先拔得一支箭,虎跳他也跳,比虎跳得还高,虎伏下身去他又乘机拔得第二支箭,身手十分敏捷。后来,石虔跟随桓温人关,敌人都知道他的勇猛,因而十分恐慌。桓冲被苻坚围住,无法脱身,石虔跳上马,从数万敌军中把桓冲救了出来,纵横沙场,英勇无比,矫捷绝伦。
战国时期大梁朱亥,为人勇猛无比,侠肝义胆,常隐于屠市之中。侯赢把他推荐给魏公子无忌(即信陵君),无忌派他拿着璧去谢秦,秦王大怒,下令把朱亥关进虎圈,朱亥怒发冲冠,两眼瞪虎,虎不敢动,秦王便以礼将他遣送回去。后来,无忌又派朱亥在袖中藏四十斤铁椎击杀魏国将领晋鄙,拿到兵符,夺了晋鄙的大军,逼退秦国大军救了赵国。
【原文】
邓①云艾艾,周②日期期。【注释】
①邓:邓艾(公元197年一公元264年):字士载,义阳郡棘阳(今河南新野)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②周:即周昌,沛县(今江苏沛县)人,西汉大臣。
【经典原意】
邓艾少年时便胸怀大志,思维敏捷,后果然成为三国时期魏国大将,但因其口吃,晋文王跟他开玩笑说:“卿云艾艾,乃是几艾?”邓答道:“凤兮凤兮,故是一凤。”
周昌虽然口吃,但刚直敢言,高祖刘邦想改立太子,周昌坚决反对,并直言道:“臣口不能言,然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易太子,臣期期不奉诏。”高祖欣然而笑,太子的事才定了下来。
【原文】
信陵①捕鹞,祖逖②闻鸡。【注释】
①信陵:魏国公子无忌,号信陵君,战国时期魏国人,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① [endif]逖(ti替)(公元266年一公元321年):字士雅,晋代河北范阳迢县(今河北涞水)人。
【经典原意】
一日,正吃饭时,一只鸠飞到桌下,信陵君立刻把它赶走,鸠刚飞出门就被屋顶上守候的鹞鹰吃掉了。信陵君感慨:“原来它是来避难的,我有负于它啊!”于是,命人捉来三百只鹞鹰,信陵君按剑道:“谁有罪?”一只鹞鹰低头认罪,信陵君提剑将它杀掉,其余的鹞鹰全部放生。信陵君仁慈的名声远播,士人纷纷投奔其门下。
祖逖自小慷慨有节,侠肝义胆,立志报国。西晋末年,各地诸侯纷争,晋皇室衰微,祖逖任司州主簿时,半夜听闻鸡叫即起床舞剑。后带兵与石勒相持,收复黄河以南土地,报效国家,成为东晋一代名将。“闻鸡起舞”的典故就出自于此。
【原文】
马援①矍铄②,巢父③清高。【注释】
①马援(公元前14年一公元49年):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著名军事家。
②矍铄:精神矍铄,形容老年人目光炯炯,精神健旺,老而强健。
③巢父:尧帝时的贤士。
【经典原意】
马援少有大志,光武帝时屡建战功,因功累官伏波将军,封为新息侯。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南方武陵五溪蛮暴动,武威将军刘尚前去征讨,冒进深入,全军覆没。马援当时已六十二岁高龄,请命南征,说:“臣尚能被甲上马”。随即披甲持兵,飞身上马,手扶马鞍,英姿飒爽,神采飞扬,真可谓烈士暮年,老当益壮。光武帝见马援豪气未减,雄心未已,很受感动,赞叹道:“矍铄哉是翁也!”
传说,尧帝要将帝位禅让给巢父,他却辞而不受,在山中隐居不问世事功利,人称他清高,他在树上筑巢而居,世人称他为“巢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