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天我的微信后台,总能收到不同读者来信。
有因为父母感情不和家庭变故焦虑的,有因为婚姻恋爱失败痛苦的,有因为对未来充满危机恐慌的。
很多人都坦诚的认为自己是不是得了焦虑症,总是烦躁不安,失眠,心悸,对未发生的事情非常惶恐。
在知乎上打出“焦虑症”几个字,大部分回答中都写着这样一句话“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可见“焦虑症”是一个多么庞大的群体。
前段时间,我看到了一个视频,一个医护人员分享了目前中国精神患者群体,面临着强大的医疗资源严重匮乏的现象,医疗资源的增加,根本追不上精神患者数量的增加,而精神心理出现问题的这个庞大群体,却很少被人关注。
后来我才意识到,原来我们一直关注养生保养身体健康,但很多人忽视了心理和精神健康。
今天文章主要是分析为什么得焦虑症,如何保证一个健康的身心。
02
原因一:对未发生事情极度担忧,
造成恐惧的心理,内心承受不了压力
记得高三的时候,每个学生都在为高考奋战,没白天没黑夜不断刷题。
那时我们班一个女生,压力大到什么程度,晚上严重失眠,成宿不睡觉,高三上半年头发白了一半,上课经常胸闷心慌,最后严重到心脏极具跳动晕厥过去,身体垮了,下半年只能在家调理身体,然后等着复读。
每一个上过高三的学生,都能体会到当时那种弥漫在空气中的压力,只是有些人可以调节过来,有些人承受不了罢了。
这种压力的来源是对未来的严重担忧,已经到了心里承受的极限。
尤其现在生活在城市里的年轻人,表面上物质丰富,但是面临着社会家庭带来的压力,却一点儿不比父辈当年轻松。
当各种压力,压断了内心能够承受的最后一根稻草的时候,内心或多或少会出现波动。
我曾经看过一句话:一般很多内心浮躁症状的产生,是因为认知观念的错误导致的。
我解释一句话,就是看待问题的角度偏执了。
经常有读者内心非常痛苦,焦虑的时候,我会让他换一种角度思考问题。
这个世界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儿,很多你现在认为让你内心焦虑痛苦,或者给你带来压力的事情,在生死面前都是不值一提。
那么,为什么还要纠结于这件事儿呢?当他们冷静下来反省确实如此。
另外,我们再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让你焦虑的事情,难道对你的人生真的就没有一点儿好处吗?
不见得,这就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很多人忽略事情另外的一面,所以执着于不利的一面,内心能不焦虑吗?
03
原因第二:攀比之心,忘了自我
我曾经看过一个帖子,一个男士和妻子生活的非常幸福,后来出席同学会,这个男士带着妻子顺便去同学刚买的新房看看。
妻子本来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娇妻,但是看完丈夫同学的房子,回来之后成了“祥林嫂”!
后来,妻子生活中经常拿房子的事儿跟丈夫吵架,情绪暴动,最后得了焦虑症。
每到过年很多人不愿意参加同学聚会,因为同学会变成了攀比会。
人的攀比心理,会把自己风光的一面拿出来炫耀,掩盖自己寒碜的一面,最后都见着对方混得风生水起,自己是打肿脸充胖子,回去了焦虑症犯了,担心自己的未来咋过啊?
生活如饮水冷暖自知,自己开心合适就是最好的生活,千万别羡慕别人表面的风光,否则你每天都在焦虑当中。
04
原因第三:不会消化负面情绪
能够在人群中传染的不仅仅是瘟疫,还有情绪,无论负面还是正面,只要是情绪都会相互影响干扰。
中国有一句话“伸手不打笑脸人”,因为人一微笑对方冲动的脾气就没了。
同样很多人焦虑是因为负面情绪太多,家人不断给的负面情绪;工作中上司,同事给的负面情绪;伴侣之间经常传递负面情绪。
由于负面情绪长时间得不到消化,身上有很多被污染的磁场,干扰到了你的内在身心,长时间的累积,然后内心崩溃,焦虑症犯了。
如果你有心,可以仔细观察,绝大部分的人没有消化自己负面情绪的意识。
比如你如果在公司里被上司骂了,很多人回家了会逮着自己的儿子骂。但不会把自己的情绪处理干净,然后再回家。
一个不会处理负面情绪的人,是活在一个磁场不和谐的环境里,别指望他给周围的人带来温暖,得焦虑症就更常见了。
我们身边见到的很多垃圾人,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控制不住情绪,或者不会消化负面情绪,撞到这种人如果你自己不冷静,很容易受到伤害。
正确的方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冷静思考处理问题,多听听音乐放松,运动,冥想都可以解决。
千万不要通过发泄到别人的头上,解决负面情绪,或者是憋在心里,前者影响对方情绪,后者对自己身心不利。
05
原因第四:经不起打击的人
我在知乎里看到很多人得焦虑症,一个共同的原因,是人生发生了一次变故,然后经不起打击,最后在神经上出了问题。
我有一个同学曾经也因为感情受挫,最后得了焦虑症。
我了解她的性格,一个非常容易情绪失控,看问题偏执到钻进胡同里出不来的人,在工作中常会跟客户发生争执,何时看到她都能感受到她坐立不安的焦虑。
最开始她以为只是情绪问题,后来影响到正常生活,去医院检查,才知道自己得了严重的焦虑症。
经不起打击和经不起压力的人都有一个共同之处,看待问题太偏执了,一条路走到黑。
我经常鼓励身边的朋友读者们多看书,因为多看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认知,看待问题更全面,不容易偏执,这就解决了认知层面的问题。
论心态,得学学《三国》的司马懿,不骄不躁,他的天下是熬出来的,不是打下来的,不急不躁熬死了曹家三代,最后天下是他司马家的。
现在的年轻人也别太着急追求成功了。
每个人的爆发点不一样,奥巴马50多岁退休,特朗普70多岁才当总统,心平气和做自己,才是岁月静好!
生活虽易,人生不易。
我把每次自己遇到挫折不愉快,安慰自己的一句话,送给大家:
除了生死其他的都是小事儿,人生是修炼自己的过程,不在于最后奔赴的结果,别太着急赶路,而错过了路上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