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星期看了美国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的《终身成长》。我看“微信读书”中评分顶高(8.6),就读了一遍,但我感觉收获并没那么大,或可能自己早有这些认知,也或可能读过类似的书,也或可能自己就是这种思维方式。这本书就讲了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
一、两种思维模式
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人的特质和能力都是天生的,后天无法改变。而成长型思维的人则认为,任何能力和技能,都可以通过后天努力而得到发展;他们更乐于接受挑战,并且积极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他们做事的关注心始终是能否提高自己。
具备成长型思维的人会更加坚韧,他们认为遇到的挑战可以帮助自己学习和成长。挑战越大也就意味着成长的空间越大。即使挑战失败了也不会轻易否定自己,而是从过程中寻找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改进。成长型思维的人热爱自己的事业,介意的是潜能是否得到最大发挥。
但固定型思维的人往往害怕失败,他们尤其担心自己被嘲笑和否定,因此拒绝接受挑战。
所以他们的发展空间也会受到很大限制,只会去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在前进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是时容易放弃,因为他们害怕失败。虽然他们也知道努力会带来成功,但往往会去选择忽略这种可能性,因为害怕努力了但依然失败的结果。就像大部分孩子如果不确定答案,是不会举手回答问题的。实际即使我们答错了,一方面错误得到纠正,另一方面记忆、理解也更加深刻。固定型思维模式者更容易害羞,因为他们在意他人的评价,这同时也容易让他们怀疑自己并产生焦虑感。
我们每个人都同时拥有这两种思维模式,只不过有些情况下成长型思维会占上风,而有些时候固定型思维会占上风。
二、如何强化成长型思维模式
三个步骤:
第一步,从生理上理解,大脑是可塑的。 我们的大脑和肌肉一样,可塑性很强。大脑中神经元之间负责传递信息的组织叫做“突触”,突触会根据环境的刺激不断生长。当我们每次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去学习新的知识,迎接新的挑战,就会产生新的突触。当强化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时,突触就会得到巩固。而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的大脑灰质,就是从这些新的突触中形成的。也就是说,经常通过思维训练,你会变得更加聪明。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出租车司机的大脑往往会比公交车司机的大脑差生更多的灰质,这是因为公交车司机都是常年行驶在固定的路线上,而出租车司机会经常去到不同的地点,走不同的路线。
第二步,从成长上理解,过程更重要。 与结果相比,我们更应该注重努力的过程。如果你在做事时听到别人对你说“你真聪明,做的太棒了”,或者是“你很努力了,但你可能并不适合做这件事”,这些以能力和结果为中心的评价往往会使你在后续呈现固定型思维特征。因为你会无意间把自己和结果联系在一起,如果自己努力过但没有获得好的结果,就会选择回避挑战,从而避免失败。 但如果你在做事时听到的是“你对这件事很负责任”、“你做的这些尝试很有效果”,这些以行动和努力为中心的评价往往会使你在后续趋向于成长型思维。因为你会把自己和努力挂钩,并对自己的努力过程进行反思,做出一些优化和改善。所以不妨经常在做事的过程中肯定自己、鼓励自己,认为自己一定能行。
莫扎特也是经历了超过10年的酝酿,才创作出今天我们仰慕的作品的。在此之前,他的作品并不是原创的,也没有那么出色,实际上只是将其他作曲家的作品进行大块拼接而已。
著名高尔夫教练布奇·哈蒙(Butch Harmon)说过:“在所有运动的训练中,高尔夫挥杆永远没有‘练习到完美水平’这一说法……, 最可靠的挥杆动作并不是完全的机械重复,要不断练习才能保持水准。”
第三步,从结果上理解,一切皆有可能。 为了训练和强化成长型思维,我们就必须经常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只要我们倾情付出,一切皆有可能。那些不愿意跳出舒适区的人,往往会把取得的成果归功于自己的天分。这样的话一直成功还好,一旦遭遇失败,他们就会认为自己天生没有这个能力,根本不会去思考做事的过程,去反思究竟为什么会失败。 经常跳出舒适区,会促使我们从固定型思维转化为成长型思维。因为你原本不会做或者不敢做的事才能称之为挑战,一旦你尝试去迎接这些挑战时,你就会把目光聚焦于努力的过程,想方设法来提升自己,从而赢得这些挑战。 比如平时你是一个不愿意多走一步的人,但你为了挑战自己,决定三个月后参加42公里的马拉松赛跑。为了完成比赛,这三个月里你会坚持训练,不断让自己可以跑得更快更远。所以即使三个月后你没有在比赛中取得名次,这个努力迎接挑战的过程也会使你获得成长。
三、怎样将“成长型思维”传导给别人(比如孩子)
我们要注意孩子做事的方法——他们采用的策略、努力或选择。并通过行为来传导--称赞孩子的方法(告诉孩子,这样的努力过程可以帮助他们学到知识;有进步是因为付出了努力),在孩子遭遇挫折时的反应(认为失败是学习的好机会)以及是否重视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认为这才是学习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