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溜了一趟八大关。回来继续写字。
八大关,其实就是青岛滨海地段比较好的一片。过去的老外、权贵以及富豪在这儿建了不少别墅,遗留下来成为万国建筑群,是为八大关。
至于名字的由来,是那一片以中国古代军事上的重要关口命名主要道路,如山海关路、正阳关路之类。
紧赶慢赶走了两个小时,大体转了转。这些地方除非坐下来听故事,否则看到的都只是各种纯粹的建筑而已。
【以下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供自己了解】
八大关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也是青岛的主要名胜之一,位于该市市南区海滨,西到第一海滨浴场,东到第三海滨浴场。
该地区包括超过8条以“关”命名的街道,其间布满众多的欧式古典建筑,少数建于德国统治时期(1897年—1914年),绝大部分兴建于1930年代。此处与通常的中国城市风貌大异其趣,到处是大片的草坪,行人稀少。
八大关地区背山面海,树木茂密,在德国占领时期为狩猎区。这里的第一座建筑——花石楼则位于八大关太平角的第二海滨浴场,最初是德国总督的夏季狩猎别墅,建于1906年,中世纪城堡式样。
清朝末年,此地隶属于即墨仁化乡文峰社的地界,20世纪初,德国占领青岛后,将此地划为德人居住区。
1931年—1937年,沈鸿烈担任青岛市长期间,将荣成路以东,北到湛山大路、南到太平湾的近千亩区域规划为“荣成路东特别规定建筑地”,要求建筑密度必须在50%以下,保护绿地,以及必须采用透空围墙等等。
这一地区修筑了大约10条道路,均以中国古代军事关隘命名,包括纵向连接香港西路的紫荆关路、宁武关路和韶关路,以及横向交织的武胜关路、嘉峪关路、函谷关路、正阳关路、临淮关路、居庸关路和山海关路,俗称为八大关。
在这片区域中,有200多栋建筑,包括了俄国、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和丹麦等20多个国家的建筑风格,被誉为“万国建筑博物馆” 。这些不同的道路上有着不同的树木,例如春天韶关路的盛开的碧桃,夏天正阳关路怒放的紫薇,秋天居庸关路金黄的银杏,既是重要的建筑文化博览区,又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因此一直都是游人如织之所。
免费送会员! 凡首次开通简书会员并选择本链接的朋友可享受福利: 1、本人赠送一次季度会员 (即直接返利50元,名额有限送完即止),只要通过以下链接首次开通简书会员即可https://www.jianshu.com/mobile/club?ref=00e25c15;2、会员期内持钻1万以上则每周一赞,持钻10万以上则每天一赞,推文上榜则奉上超赞;3、拿到日更徽章或创作者徽章或优秀创作者徽章均赠贝奖励。 曾经开过会员的朋友也有机会: 成功介绍新伙伴成为我的会员,每人奖励120简书贝。个人持钻经历请点击:这儿,欢迎随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