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爱情里,好多是不符合现代人的价值观的。比如《牛郎织女》中牛郎纯粹一个窥淫癖患者,道德品质够呛。先是偷看织女洗澡,接着偷走人家衣服借机搭讪。这和二师兄有啥区别啊?
其实,牛郎织女故事,到汉代才成型。汉族是个农耕民族,对天文的观测很早就有,当然就包括对牛郎织女星的观测。湖北睡虎地秦墓竹简中,已有“牵牛以取(娶)织女”的字样。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里,已出现了“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的情节。到了南朝,才形成完整的牛郎织女故事,殷芸的《小说》:“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但使一年一度会。”
以后历代或有增删,但都没有偷看洗澡拿走衣服情节。直到民国初演出京剧《天河配》时,才加上了如此猥琐情节.京剧《天河配》情节:商人张有才兄弟同居,张妻嘎氏挑唆分居,其弟牛郎只分得老牛一头。而牛为金牛星下界,教牛郎往天河,窃取天孙织女衣裳,与之成婚,男耕女织,成立家业,生子女各一。数年后王母召织女返回天上,牛郎携子女追之,为天河所阻,王母许二人每年七夕相会,届期百鸟搭成鹊桥,使二人叙别。
大家上眼看看织女的台词:“(1)嘟!你是何方男子,私自窥探人家妇女。将我的衣服抢去,是何道理?(2)你若执意不将衣服还我,我便回家告知父母,定不与你甘休。(3)既要成婚。也须要将衣服还我。(4)即便同行也要穿好衣服,像这样赤身露体,岂不被人耻笑。”反复渲染牛郎以衣服为砝码、织女赤身露体索要,自然是为了吸引观众。王瑶卿(京剧里四大名旦的师傅)“将原有之昆曲渡银河,翻为乱掸,并将老牛破车故事序于前场,加添浴池,……遂在第一舞台露演。……开演之日,第一舞台观众满坑满谷……嗣后他园亦皆效仿。昆曲之渡银河已无演者矣。盖此出剧情本无可观,只仗彩砌陪衬,与沐浴时露出人体美。”
1951年,艾青在《人民日报》刊文批评“牛郎织女”题材的戏剧影片,还曾提到:“(这些戏剧影片)采取打诨凑趣的态度,迎合城市小市民的落后趣味,……还有色情台词,等等。听说有的甚至放映仙女沐浴的电影……”
而后,这个故事进入教材,偷衣服情节也成了“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神话”堂而皇之写入教科书,成了几代学生的共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