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2018年9月。自己刚刚踏入教室开始。作为教师的那一段时间。看着非常烦躁的孩子们的状态,我心里很痛苦。孩子们在下课铃声一响,就疯一样地跑出教室。上课的时候迟迟不想回来。校长看到后内心很害怕,害怕孩子们在院里疯跑会受伤,所以给我们的要求是,孩子们在班里活动,下课也不要出教室。说实话,当时我是抓狂的。如果是你被关在教室里,待上一整天,你会怎么样?如果一个人被控制的自由,那么他还从哪里去寻找他的快乐?何况只是六七岁的孩子们。但是自己没有办法说出更好的建议。毕竟自己没有相关的知识。也没有相关的经验。更没有什么说话的话语权。
那当看到了第55条,逐步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习惯时。书中告诉我们说他孩子刚刚走入小学阶段的时候。一定不要把孩子一直控制在教室里。书上的原句是这么说的:如果一开学就马上强制他们每天在教室里学习四个小时。那么这种在将来对他们从事脑力劳动很有利的环境,反而会损害儿童的健康。而苏霍姆林斯基会在孩子在九月里,每天待在教室里的时间不超过40分钟。十月底不超过两个小时。啊,对我们现实的情况来说,可能大多数的学校或者老师都会认为。如果让孩子在班级里待这么短的时间一定是疯了吧。可是苏姆林斯基却不这样认为,因为他认为小学的任务就是逐渐的是儿童养成不仅在体力劳动中,而且在脑力劳动中克服困难的习惯。不仅只是脑力劳动,同时在体力劳动以及社会实践等等其他方面,孩子同样需要发展。并且他们的发展不亚于知识的学习。
所以在我们实际的教学当中,孩子的安全问题绝对是我们应该重视的问题,但是绝对不能因为孩子的安全而限制了孩子们走出教室,体验校园生活,体验社会等等一切的体验。
我们完全可以开发出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孩子逐渐的适应从幼儿园到小学的一个过渡,让他们不断适应开始脑力劳动。而不是一下子让脑力劳动全部占据了他所有的活动。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导致孩子在以后遇到脑力劳动的时候产生排斥的心理。
孩子的发展不可太过快,应该遵循他们的发展阶段,并且根据学生的状态实时进行调整。
应该把握的原则是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当然并不是说要让没有劳动的紧张。而是在逐步的加强孩子脑力劳动。对于那些程度比较好的要给。他们设定专门的活动,防止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永远都感到的是容易。这样会导致他们懒于思考。而如果在今年段就是思考的习惯,在他以后的人生道路上,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学习的形式要多样化,苏霍姆林斯基说这也是教育学上的“窍门”之一,在孩子们刚刚感到疲劳的时候,就变换作业的形式,并且图画是是作业多样化的有力手段。
孩子的学习,一定要尽力不让儿童感受到我们的目的性,这样孩子可以在更加轻松自在的状态下学习,减轻他们的脑力劳动。如何去做呢?去利用心理学上所说的不随意注意。可以帮助孩子们在更加放松的状态下进行脑力劳动。但是万万不可把所有的学习之间全部用来强烈的脑力上,因为他们还不善于约束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反而会造成孩子的疲惫,使整个神经系统过于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