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已经读到了这本书的最后一章了,第五章---铁肩道义,今天读了这一章的一半儿,真正感受到了作为一个大商的大道。
今天读的故事中前几小节是在讲人,讲曹德旺先生怎么对待自己的下属,在一个普通员工病危之时企业负担全部的医疗费,做到了至仁至义,又阐述了曹德旺先生和他员工之间的故事,一个是名校毕业的高材生被安排到基层岗位反复的磨炼却从未叫苦喊累,最后成为集团副总裁的事情,另一位也是高材生因为事故被贬职依然没有抱怨、没有跳槽,任劳任怨、认认真真的干好每一个岗位,只因为当年自己的孩子家人有难之时,曹总帮了一把,我看到这段文字时,自己的眼眶也湿润了。哪怕是朋友都会嫌弃的事儿,曹德旺先生一点也没有,当时的神态、语气历历在目。
这段人才的例子真的让我必须要记录下来文章的两段原话:
每个人的一生可能多半时间都在打杂,有机会了你才会做些重要的事情,但前面这十几二十年的杂事,你是一定要做的,不打杂人家怎么了解你呢?只有努力的做这些小事情,你才有可能了解这个公司,才会和这个公司有亲和力。打杂可以理解为为学武功而为师傅扫地倒罐,也可以理解为初生牛犊为自己的无知付出 的代价,也可以理解为和企业建立亲和力的一个过程,只有经历这样的打杂,企业才可能最终认可你的才干,才愿意付你所期望的待遇。找工作就好比卖东西,只有先展示性能、展示你的本事,才有可能得到一个好价钱,但本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人家怎么知道,所以你得做。一个人如果现在不打杂以后永远要打杂,一个人现在打 杂,以后永远不打杂
"在学校,MBA 学的是西方管理,讲的是领导要 当好教导、教练,然后大家一起做,也就是要尽可能地让团队成员工 作。但是,这件事,让我更深地体会到您说的领导不能做甩手掌柜, 至少要做 60% 的工作,剩下的 40% 的工作也要指导部下去完成。要 参与其中。"在工作中有用的知识, 绝大部分都是在工作中学会的。在大学里面仅仅是学了一点基础知 识,大学毕业只能说明是一个可塑之材,其实是公司在塑造我们。
当时看到这些文字的时候真的特别有共鸣感,想到自己刚开始出来的时候也是抱着一种打杂的心态的,甚至我跳槽去新的完全陌生的职位,我也愿意从基层干起的。那个时候想自己开店,想着就去公司学习经验先做员工吧,公司要求员工必须从基层的导购做起,嘴上说的愿意,真正干起来这对于当时的我是很有压力的,毕竟自己也是正规大学毕业的,做了白领也有几年,经常也是坐飞机坐高铁出差跟别人谈事的,现在让我做导购?给人洗脸按摩?当时我从心眼里是看不起这份伺候人的工作的,老公也说我好好的一个学历和工作经验去干那种低三下四的活儿干嘛,工资连我之前的零头都达不到的,在工作中还跟同事有冲突,当时觉得同事真的很白痴啊,什么都没有凭什么还对我这样?!后来我一直在想我到底是要干什么,我通过这份工作想得到什么?我只是想来做 一个导购吗?我曾经信誓旦旦对自己承诺呢?慢慢的我自己想明白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来的,我积极投入到这份工作中,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后来就在公司的一次新人会议上脱颖而出,备受关注,又参与选拔讲师,进入到培训行业,又慢慢走到了现在。
回望曾经就是那份打杂的心态在指引着我吧,而现在自己确实是浮躁了,认为自己当老板了,不想亲手去干一线的工作了,舒舒服服的呆在办公室多好,而人生就是这么一个轮回,现在的我又必须重新回到一线岗位,再次打杂,而这次我觉得不是打杂了。就是上述的第二段感悟,想要管理好一家公司、一个店面,每件事自己都要清楚的,自己亲力亲为都是做过的,不能当甩手掌柜,要做60%的工作,而剩下的40%也要指导下去完成。而就在去年,我们就是犯了这样的错误,把店面完全交给店面人员管理,不管不顾,看见他们上班期间懒惰懈怠、不接待顾客也完全视而不见,现在看来这不就导致了店面业绩下滑,人员流失的最重要原因么?就是我们的不为之啊!现在重新开始带店,所有的规章制度、顾客管理、员工管理必须要亲力亲为的去做。
没有什么捷径,别想着谁会来救自己,只能靠自己。这就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
今天读书的其他感悟就是曹德旺先生的大商之道
特别是收购两个玻璃厂,在全员都反对的情况下,曹德旺先生看到的第一个关键因素是一旦两个企业倒闭,受害的将是无数的员工和他们的家庭,不是钱,不是前景,不是名望,想到的先是百姓、政府,然后才是利,这不正是体现了大商的一种境界么?
我记得在看一个电视剧《一代大商孟洛川》的时候,上面有一段情节就特别相似,也是反倾销,国外纺织品企业要高价收购当地的半成品,低价卖出到市场上,主人公先是集结当地行业内的人成立行业会,集体抵制,后来因为小人,协会被瓦解,主人公亲自自掏腰包,再高于对手的价格收购半成品,把自己的储蓄花的所剩无几,正是这种道义也吸引了其他同行的跟随,彻底打败了对方的反倾销,主人公当时也是站在了一定的高度上,看到的是民族兴亡、当地商业、当地百姓这样的远见上的,所以从曹德旺先生扭转东北市场的行业形态上。我就看曹德旺先生也真的有这样的仁义之心,也有霹雳手段,也有眼光独到,也有决策和谋略。非常棒的那段以一敌百的演讲:
我这次来这里,请大家来的目的,是来教你们怎样做玻璃生意 的。我将向你们传授做生意的技术。
我开工厂,你们开玻璃店。我将玻璃卖给你们,你们付钱。看起 来,我们好像是两家人,分得很清楚。但是,深究起来,我们其实是 一家人。是一个产业链的上下游,是利益的共同体。钱来货去,这是 价值衡量,也是责任分工的体现。
我们之间,不能搞对立。 严格地讲,我负责去生产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通过你们将我的产品流向千家万户,这就是市场分工。你们不应该自毁长城,去压榨生产企业,将其逼倒,你们还想卖玻璃吗?
大商之道,先有道再有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去做,无论现在的企业公司做的是大还是小,哪怕是在街上叫卖也不能缺斤短两,投机倒把,破坏市场规则,做大了就像曹德旺先生,福泽的都是一方的百姓,是中国的良心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