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待久了,就想出去走走。去成都纯属偶然吧,报了沙游班,老师把授课地点安排在了成都,于是借着学习的名义在深秋的一个夜晚飞去了成都。
总是一个人出游,不是喜欢,而是自由。说走就走,不用顾忌,不用等待,随心任性!
就像那首歌里的唱词,如果可以,也希望有个他陪着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也不停留,我会挽着他的衣袖,他会把手揣进裤兜,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如果今生有这么一个人可以携手一起走一走,平常的旅程也会美成了诗篇吧!
老师的普通话带着浓浓的山东味道,授课的风格更是幽默诙谐,时不时的会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白天学习的过程是愉悦的,晚上下了课骑上扫码单车穿梭于成都的大街小巷,一边手机导航一边寻找,宽窄巷子,锦鲤,春熙路,文殊坊。走马观花自然写不出美的锦绣文章,只能凭内心感受一二,只是告诉自己成都已经来过就够了。
夜晚的成都愈发的灯火迷离,对于我这种晕头转向的人完全分不清东西南北。去过好多地方旅游,我发现一个规律,吃喝玩乐行,更多的人关注的是吃,也许我们的祖先饿怕了,吃便成了我们中国人的集体的潜意识,自古民以实为天么!
成都的吃真的是花样繁多,双流兔头,糖三炮,钵钵鸡,棒棒鸡,串串,火锅,锅盔,锅边边酥肉,老成都春卷,酸辣粉,钟水饺等等等等。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吃,吃不过几种,嘴巴又麻又辣的失去了味觉,吃进什么也是不知其味,却仍然乐此不疲。满足口欲真的是最快乐的本能了!
成都的花椒应该叫做麻椒吧,一粒放嘴里嚼就麻的找不着北了,浓郁的辛香比之我们家乡的也要强烈许多。而且来成都一定要吃火锅和串串才不虚此行,火锅和串串底料就少不了麻椒,于是无论吃哪个,就是满口的麻辣!就算是你点微辣也是麻辣麻辣的。
一个本地导游推荐说钢管五厂区的小郡肝串串最正宗,下了课穿过好几条街,万能的百度地图帮我找到了一家。店里店外坐的人满满的,穿好的串串你随便拿,最后以木签子的重量计价,各种各样的串串放在红油锅里涮,最后放到调料碗里蘸着吃,你完全想不到调料怎么拌的,西芹碎,香葱碎,香菜碎,海鲜酱,沙茶酱,牛肉酱,各种酱料各种调味随你挑选,然后会发给你一整包的香油倒进去,一整包即是大半碗香油,串串蘸一下拿出来就包裹着厚厚的一层稥油,据说这样也不会太辣也不会太烫,吃进嘴里那叫一个香的透底,几串下去就腻上了头,那一刻如果用我们家乡的煎饼卷大葱蘸大酱压一压会是绝配吧。
成都的火锅店那叫一个多,多的名字我都记不住几个。而且只要是牌面大一点的门口等待的人群就会一溜板凳排成长龙,等着店里的顾客吃完轮到自己再进去吃,而且他们极有耐心的坐在那里等。我们家乡的饭店门口从来没有过这种景象,吃个饭还要排队?哪有那份悠闲的心情。
成都的夜生活是丰富的,繁华的街道人流攒动,慢慢走着,慢慢享受着,感觉他们的生活节奏比我们慢很多,不急不缓,寂静等待。
再就是成都的地道的早餐铺八点半才会开始卖饭,你愿意就等,不愿等就走。我一般清晨六点多起床出去逛,在这里我就是那勤劳的蜜蜂,整个街市除了偶尔的有车开过,冷冷清清的不见个人。文殊院门口有家比较有名的张二凉粉,我就想着尝尝凉粉是什么味道,介绍说这么多年买卖火爆,经久不衰。八点二十去柜台等,店里早就挤满了人,厨房的案板上粗凉粉,细凉粉的摆满了一案子,你想早交钱早吃上,没门,人家不差你这点小钱。
成都的水饺叫做“钟水饺”,奇特的是水饺店里不是只卖水饺,88元套餐就会给你16种不重样的小吃,每一道都味道唯美,绝不敷衍。光是主食就有细粉,粗粉,汤圆,糍粑,豆花,水饺,蒸饺,抄手,八宝粥,牛肉煎饼,烧卖,而且凉拌的小菜都是那么的精致鲜美。小盘小碗,五颜六色,形状各异,蒸煮煎炸,酸辣甜咸,汇聚各种口味,真的是大开眼界,大饱口福。 对于钟水饺真的是太情有独钟,搜了它的由来才知道古名为"水角",是四川省成都市地方传统小吃之一。始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因开业之初店址在荔枝巷且调味重红油,故又称为"荔枝巷红油水饺"。钟水饺全用猪肉馅,不加其它鲜菜,上桌时淋上特制的红油。具有皮薄(10个水饺才50克)、料精(上等面粉、剔筋去皮的精选猪肉)、馅嫩(全靠加工时掌握好温度、水分,肉馅细嫩化渣)、味鲜(全靠辅料和红油、原汤)的特色。
除了吃,第二个感受就是成都人的散漫,慢悠悠的,逛逛街、唠唠嗑、喝喝茶、听听曲、打打麻将...。好像现在快节奏的生活跟他们没关系,钱多钱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享受生活。
这正是许多人所缺失的吧,空乏的内心欲求难填,总是被时间空间所限制,像缠绕的绳索永远得不到解脱,得不到自在,始终被外在的环境所影响,随人潮涌涌,皆行色匆匆,每天都忙忙碌碌,不知道究竟在忙些什么?也许放慢脚步,感受自己的内心,就会发现,生活也可以有这样的一种状态!
成都之行结束了,还有很多没有去过的地方,留下遗憾才能有所期待吧,期待自己找到那个可以携手走过余生的人慢下来静下来,一起去成都的街头走一走,走到玉林路的尽头,走过小酒馆的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