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昭狱。一个人遍体鳞伤,奄奄一息。切肤之疼让他生不如死。但他没有哀嚎一声。
他已经皮开肉绽,腿上的伤已经化脓腐烂,发出阵阵的恶臭。
“哐啷”一声,他把饭碗打碎,取了一片锋利的,一点一点把腐肉剐下来。
肉剐完了,筋还挂在薄膜上,他就用手把筋撕下来。
狱卒听到响动,赶来查看,被这一幕深深地震动。不自觉地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这个人叫杨继盛,明朝嘉靖时期的兵部员外郎。他为什么会落得如此凄惨的地步?
咱们还得从头说起。
杨继盛是保定容城人。幼年丧母,继母虐待他,让他去放牛。
到了上学年纪,他说服父亲一边学习一边放牛,终于金榜题名,官至兵部员外郎。
当时的权臣仇鸾一手遮天。北方蒙古俺答侵扰边境。仇鸾想设立互市与俺答媾和。
杨继盛认为仇鸾以牺牲国家荣誉,为自己谋私利,以十不可,五谬弹劾仇鸾。
仇鸾知道后,指着杨继盛的鼻子骂道:“你一介书生连敌人的影子都没见过。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一怒之下,把杨继盛打入监牢。
过了不久,优答破坏和约大肆侵略明朝边境。
仇鸾的阴谋败露。急火攻火,恶疮突发而死。杨继盛官复原职。
此时严嵩当权。他认为杨继盛干倒自己的政敌,可以成为自己的死党,于是启奏嘉靖帝封杨继盛为兵部武选司。
然而,杨继盛并不领情,他厌恶严嵩更过于仇鸾。
他写奏折弹劾严嵩。在奏折中,杨继盛写了严嵩的十罪,五奸,控诉严嵩。
严嵩大怒,向嘉靖进谗言陷害杨继盛。杨继盛再次被下昭狱。这一关就是三年。
嘉靖本没有要杀杨继盛的意思,但严嵩却把杨继盛当成眼中钉,肉中刺,一定要除之而后快。
当时张经和李天宠获罪当死,严嵩把杨继盛的名字写在两人的后面。嘉靖正在气头了,也没细看,就签署了死刑的命令。
杨继盛死前写诗明志: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
水如天说:社会就是一个大染缸,是同流合污还是洁身自好?
同流合污,会得一时的飞黄腾达,荣华富贵。但最终会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洁身自好,可能会遭受打击报复,郁郁不得志,甚至牺牲生命。但最后会让人们深深地怀念。
就像臧克家写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