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是人思维碎片的基因重组?梦是打碎了的所见所闻被起的一杯?梦的解析是像黑客一样从碎片寻根溯源?无论美梦还是噩梦,醒来都是美好一天?
张小敬的人生没有梦,他守护。顾小梦的人生没有梦,她成长。范闲的人生没有梦,他穿越。街角的小哥,估计累的都顾不上梦。
有说人生如梦,也有说人生如戏。都对!分情况可以讨论。那追逐梦想是不是个悖论?梦想的梦是幻的意思吧。与夜梦不是一回事?为了让追梦成立,人生就不能是梦,必须是真实的,而且是现实的。有点乱。
《长安十二时辰》吸睛的是那些高高的旗楼与明灭的旗语,还有不良人张小敬所守护的长安城中普通人营造的烟火气。叫卖声,烧饼香气,卤煮的蒸汽与炉火的烟气……所有的烟火气里,都充满了人气,不然呢,没有人,想想一下!?
有人说《风声》是麦家最好的小说,它拥有着烧脑人所热爱的淋漓推理,有谍战剧中最神秘的天才与最神奇的对局。共产党人为梦想甘愿随风而逝,留下念想让后继者为新中国应声而活。风声中传递的并不是梦想,是甘脑涂地的信仰。信仰?信仰这个事情我是论不清它的,我有就是了。我信很多事情,信了,它就有了。至于是不是能拥有它,能被它庇佑,那是后话。
《庆余年》穿越而来的男一号范闲,少年意气时,梦想着“要过很好很好的生活”。青年成熟时,梦想着“天下太平”。因为穿越剧的特质就是夸张没有边界,可以随心所欲,可以编织他的世界观,甚至有个机器人五竹做保镖。这些不存在的存在,让人叹息而向往,其实我特别想要这个。这样的天马行空的文字制作游戏,是最低成本最好玩的游戏。
每天上班路过的街角是个蔬菜水果店,经营者是个小哥。早晨路过时总会看到他很早开了门,一样一样上菜上果,摆放整齐,鲜亮水灵,很是色彩艳丽。晚上不管多晚路过时,也仍然开着门,他会把一天卖剩下的菜果分成一堆堆一摊摊,一元一堆或二元一摊便宜处理。偶尔听到他说话,是听不太懂的外地方言,有轻轻的向下降的尾音。他的衣服有点脏,整个人瘦瘦帅帅的,脸也经常看着有点脏,但总有笑模样。我喜欢路过他和他的店,不知怎么总觉得特别踏实。偶尔脑抽会想,假如跟他交换一下人生,会怎样?
想东想西,全都是妄想。
明天开始下一单元了。遥远的阿帕网与ENIAC在呼唤着“关注”,《互联网时代》在表白,《人工智能真的来了》在矫情,我被十几年来《我的世界演化史》吸引,又被《坦克大战进化史》震撼,还非常想想玩玩“文明”,想......也许随手一个坐标系的一间书房里,有一个学生娃娃,正陷在永远不能理解的物理和永远背不下来的政治,那些永远读得懂答不对的语文阅读……永远拈三怕四拿不定主意的选课申请,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六科选三,选中的三科就是高考的三科……
念想越多,时间越不够,时间越不够,就越没时间做梦。
我需要重新订个计划,晚上十点钟开始,收拾书包结束学习或工作。去春天的夜晚,去跑步去散步去对月长歌或默想文字,回来洗个热水澡,美美睡一觉,希望……多些梦……